1. 分析个别报表中不同阶段的会计处理原则:
- 首先,A公司最初取得B公司3%股权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应转入留存收益,不影响损益。
- 然后,A公司再次取得B公司55%股权实现非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个别报表中,对于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支付对价为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2. 计算新取得股权时影响损益的金额:
- 新取得55%股权时,支付的对价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 根据非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的处理原则,以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股权,相当于处置无形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影响损益的金额 = 公允价值 - 账面价值,即2000 - 1500 = 500(万元)。
- 原3%股权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个别报表中因实现企业合并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时,应转入留存收益,不影响2×16年的损益。
3. 得出结论:
- 所以A公司2×16年个别报表中因继续取得B公司股权投资影响损益的金额就是新取得股权时处置无形资产产生的损益500万元。是解析中用的是130吗
1. 分析个别报表中不同阶段的会计处理原则:
- 首先,A公司最初取得B公司3%股权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应转入留存收益,不影响损益。
- 然后,A公司再次取得B公司55%股权实现非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个别报表中,对于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支付对价为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2. 计算新取得股权时影响损益的金额:
- 新取得55%股权时,支付的对价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 根据非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的处理原则,以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股权,相当于处置无形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影响损益的金额 = 公允价值 - 账面价值,即2000 - 1500 = 500(万元)。
- 原3%股权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个别报表中因实现企业合并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时,应转入留存收益,不影响2×16年的损益。
3. 得出结论:
- 所以A公司2×16年个别报表中因继续取得B公司股权投资影响损益的金额就是新取得股权时处置无形资产产生的损益500万元。是解析中用的是130吗
更多
金田老师
回复
菠萝
2025年07月16日
酒店的包装盒、包装袋,属于周转材料,其摊销方法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摊销方法及适用场景,并附上具体案例:
---
一、适用摊销方法
1. 一次摊销法
- 适用场景:包装盒/袋价值较低、使用频率高、易损耗(如一次性或短期重复使用)。
- 特点:领用时一次性计入费用,简单快捷。
- 例子:酒店用的廉价包装袋,单价低且使用次数少,可直接在领用时摊销。
2. 分次摊销法
- 适用场景:包装盒/袋价值较高、可重复使用多次(如礼盒包装、定制包装盒)。
- 特点:按预计使用次数平均分摊成本,更符合配比原则。
- 例子:酒店定制的高档礼盒包装盒,预计可重复使用10次,需按次数摊销。
3. 分期摊销法
- 适用场景:包装盒/袋使用期限较长(如季节性包装盒,每年固定使用)。
- 特点:按预计使用期限(如月、年)分摊成本。
- 例子:节日专用包装盒,预计使用2年,按月摊销。
---
二、具体摊销案例
# 案例1:一次摊销法(低值易耗品)
- 背景:酒店采购一批一次性包装袋,单价2元,预计使用1次(如客房送洗物品包装)。
- 会计处理:
1. 采购时:
```
借:周转材料——包装袋 200元(假设100个)
贷:银行存款 200元
```
2. 领用时(一次性摊销):
```
借:营业费用——物料消耗 200元
贷:周转材料——包装袋 200元
```
- 说明:适用于价值低、使用时间短的包装物,简化核算。
---
# 案例2:分次摊销法(高值重复使用)
- 背景:酒店采购定制礼盒包装盒,每个成本50元,预计可重复使用10次。
- 会计处理:
1. 采购时:
```
借:周转材料——包装盒 5000元(假设100个)
贷:银行存款 5000元
```
2. 第一次领用时:
```
借:周转材料——包装盒——摊销 500元(5000元÷10次)
贷:周转材料——包装盒 500元
借:营业费用——物料消耗 500元
贷:周转材料——包装盒——摊销 500元
```
3. 后续每次使用:
重复上述摊销分录,直至累计摊销5000元(10次×500元)。
- 说明:适用于可重复使用且能准确估计次数的包装物。
---
# 案例3:分期摊销法(长期使用)
- 背景:酒店采购节日专用包装盒,每个成本30元,预计使用2年(24个月)。
- 会计处理:
1. 采购时:
```
借:周转材料——包装盒 3000元(假设100个)
贷:银行存款 3000元
```
2. 每月摊销时:
```
借:营业费用——物料消耗 12.5元(3000元÷24个月)
贷:周转材料——包装盒 12.5元
```
- 说明:适用于使用期限较长、价值较高的包装物。
---
三、选择建议
1. 低值易耗品(如一次性包装袋):优先选择一次摊销法,简化核算。
2. 高值重复使用(如定制礼盒包装盒):选择分次摊销法,按预计使用次数分摊。
3. 长期使用(如季节性包装盒):选择分期摊销法,按预计使用期限分摊。
---
四、注意事项
1. 残值处理:如果包装物有残值(如报废后可回收部分价值),需在摊销时扣除残值。
- 公式:每期摊销额 =(成本 - 残值)÷ 预计使用次数/期限。
2. 台账管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需建立周转材料台账,记录领用、摊销、报废情况,避免账实不符。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