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分录中,应付职工薪酬的第二级科目通常是“离职后福利”,有时也会进一步细化为“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以下是不同情形下的主要会计分录及对应科目:
确认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借:管理费用等(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
计划资产产生回报
借: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计划资产回报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计划资产产生收益时,增加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抵减项)
若计划资产产生损失,则做相反分录。
结算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
贷:银行存款等
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等(结算利得或损失)
以上是一般的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通常会使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这样的二级或三级科目来明确核算内容,以准确反映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分录中,应付职工薪酬的第二级科目通常是“离职后福利”,有时也会进一步细化为“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以下是不同情形下的主要会计分录及对应科目:
确认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借:管理费用等(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
计划资产产生回报
借: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计划资产回报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计划资产产生收益时,增加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抵减项)
若计划资产产生损失,则做相反分录。
结算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
贷:银行存款等
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等(结算利得或损失)
以上是一般的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通常会使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这样的二级或三级科目来明确核算内容,以准确反映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