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08月19日
该分录不符合常规逻辑,正常还款应为借记“应付账款”等负债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若原挂账错误,需先冲销错误分录再重新入账。建议核查业务实质,确保借贷方向与科目属性匹配。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7日
高风险阶段!持续亏损+对外投资加剧资金链压力,易引发合并纳税稽查;建议立即完善内控台账、留存业务真实性证据,若无法扭转颓势,尽早规划职业退路规避连带责任。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7日
借款挂“其他应付款”,亏损不影响负债认定;若长期挂账超年未还,可能被视同增资需缴税,建议到期前补签正式借贷合同并约定合理利息。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7日
个人注资再投资属正常经营行为,但需确保资金路径清晰、用途真实(如借款需签协议约定本息),避免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或“空壳公司”,税务上要区分股息分红与经营所得的不同计税方式。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7日
即便合规申报,长期亏损仍易触发预警!建议重构商业模式:或收缩规模降固定成本(如换小办公场所)、或转型轻资产运营;必要时可申请“歇业”状态暂避风险,但需权衡复工难度。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9日
指完整的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中以利润表为核心核对依据。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仅改单季度无效,必须修正全年账务并重报各季报表。若调增应税所得需补税;最终目标是24年年度财务报表与25年汇算清缴表数据一致。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正确流程是:先修正会计差错并重做全年账务→同步更新所有季度财务报表→以最终正确的年度利润表为基础→填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确保税会数据同源且逻辑一致。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是的,会计差错需追溯调整24年所有季度报表及比较数据,确保全年累计数准确。涉及损益类科目错误时,还应同步修正对应期间的成本费用明细表。
淼淼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15日
同学,“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转出”余额在借方,这种情况不太常见,但也别慌,咱们来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进项税额转出”这个科目,通常是在企业发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时使用,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情况,将原本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是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转出”。正常情况下,经过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如果现在它有借方余额,可能是账务处理出现了错误。比如,可能在不应该转出进项税额的时候,错误地做了转出分录,或者在转出后又进行了错误的冲回操作。也有可能是对一些特殊业务的判断不准确,导致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出现了偏差。
你可以先检查一下近期的账务处理,看看有没有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业务存在上述类似的问题。要是还不确定,把相关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分录拿过来,我帮你再仔细瞅瞅。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要让24年利润表和企业所得税报表一致,先查差异原因。若是会计差错,用划线、红字冲销等方法修正原凭证及账簿;若是税会差异,在汇算清缴表中通过纳税调增或调减处理,不改账簿。改本期收入非通用法,需针对性调整错误项目。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会计差错调整分两种情况:当期差错直接更正当期凭证和报表;前期重大差错用追溯调整法(调期初数),非重大或影响不明的调本期数。纳税调整仅改申报表不改动账簿,通常比会计差错调整更容易操作。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纳税调整通过修改汇算清缴表实现,不更改原账簿。采用“调表不调账”原则,在申报表中增减差异项目金额,如超标准费用调增、免税收入调减等。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8日
不是简单先改哪个的问题,而是需先查明差异原因。若因会计差错导致,应修正财务报表利润表后同步调整所得税申报表;若因税会差异(如税法不允许扣除项目),则通过纳税调整解决而不动账簿。核对时确实以本年累计金额为准,确保申报表与利润表累计数一致。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7日
不可简单取消备案!应规范关联交易定价(按市场价调整租金)、剥离非经营性费用(如老板私车折旧改计入股东往来)、拓展收入渠道冲抵亏损,同时确保社保合规缴纳,逐步扭转连续亏损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