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会计准则,单价低于2000元可作低值易耗品管理。该叉车1400元符合标准,建议作为“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核算,采用一次摊销法或五五摊销法计入成本费用。
按会计准则,单价低于2000元可作低值易耗品管理。该叉车1400元符合标准,建议作为“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核算,采用一次摊销法或五五摊销法计入成本费用。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注销银行账户时,首先记录账户余额并进行账务处理,将余额转入其他账户或提现。然后在会计账簿中做销户记录,确保资金流向清晰。最后,更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完成相关财务档案的归档。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若系统提示“强行申报”,可能是数据比对异常。首先检查申报数据是否准确,特别是发票信息和税额计算。确认无误后,选择“强行申报”并附上合理解释。如有问题,及时联系税务机关协助解决。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如果7月还未结束,即在7月申报期内,直接正常申报即可,无需强制申报。确保所有发票(包括已开和冲红的)数据准确录入申报表,然后提交申报。如有疑问,及时核对账目或咨询税务机关。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7月申报期已过,现在申报7月增值税属于逾期申报。选择“强制申报”并附上合理解释,同时可能需缴纳滞纳金。建议尽快完成申报,并咨询税务机关避免后续问题。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7月的增值税应在7月申报期内完成申报。若8月冲红7月发票,需在8月申报时调整7月数据并更正申报。选择“修改报表”进行修正,确保数据准确后提交。如有疑问,及时联系税务机关。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冲红发票后,需在8月增值税申报时调整相应数据。选择“修改报表”修正申报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再提交。若仍提示异常,可尝试“强制提交”并附说明,或咨询税务机关处理。
木森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22日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通常不是房产证上的用地面积。一般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准,若已组织测量则按测量结果;未测量但有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面积为准;均无的则由纳税人据实申报。部分地区规定,土地使用权专有的,计税土地面积以房地产权证记载面积为准,无证或未记载的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等确定。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可以解释为业务性质不同导致征税和免税并存。确保账务处理清晰,分别核算征税和免税收入,并在申报时准确填报相应栏目,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即可。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4日
可以同时开具免税和9个点的专票或普票,但需确保符合税法规定。不同税率或免税项目应分开核算和开票,避免混用导致税务风险。具体操作建议咨询税务机关确认。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1日
检查《附列资料二》第6栏、第8a栏、第8b栏数据是否正确填写,核对无误后重新申报。若数据无误但仍有提示,可尝试强制提交或联系税务机关咨询具体原因。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21日
是的,2025 年度残保金申报中的在职人数和工资总额均为 2024 年度的数据。具体依据如下:
1. 数据归属期:残保金计算基数为上年度(即 2024 年)的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例如,上海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在申报时需录入 2024 年度的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
2. 计算公式:残保金年缴纳额 =(2024 年在职职工人数 × 比例 - 2024 年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2024 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 2024 年在职职工人数)。
3. 政策依据:多地明确规定,残保金申报需基于上年度数据,如湖南省要求直接按上年工资总额填报,而非分摊到月;保定市满城区也明确以 2024 年度数据为计算依据。
小智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10日
(眉头微皱,随即点头)
既然款项已提前支付,那得先把账务调平。先做预付保险的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职工意外险 42240
贷:银行存款 42240
每月发工资时扣除660元/人(64人×660=42240):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2240
贷:其他应收款-职工意外险 42240
(用红笔在"其他应收款"下划线)这样处理既匹配了权责发生制,又通过"其他应收款"过渡科目清晰反映代扣关系。年底务必核对科目余额,确保64人×12个月=76800的扣款总额与保险费用完全冲销。
小智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10日
(摘下眼镜擦了擦,笑着摆摆手)
这样记最简单:代扣代缴就是“从工资里扣下来但还没交给保险公司的钱”。每月发工资时:
1. 先扣钱: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520
贷:其他应付款-意外险 3520
2. 年底交保费时:
借:其他应付款-意外险 42240
贷:银行存款 42240
(拍拍账本)不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周转,直接挂其他应付款。工资表上体现代扣明细,年末统一结清。既简单又直观,还不混肴薪酬核算流程。
小智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10日
(拿起钢笔在纸上列明细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下建议增设"代扣代缴"二级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含工资、奖金、津贴、社保、公积金及代扣代缴款项等。虽然原科目已有"工资"二级科目,但代扣的保险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单独设置"代扣代缴"科目能更清晰反映薪酬结构。
具体操作时:
1.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工资 XXX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XX
2. 计提代扣保险: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XX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代缴 XXX
3.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代缴 XXX
贷:银行存款 XXX
(指着分录解释)这样处理既符合权责发生制,又能通过二级科目准确归集代扣款项。月末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各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清晰核对工资发放与代扣款项的对应关系。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8月01日
增值税专用发票单张开票限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常见为十万元版、百万元版等。具体单张最高可开金额以您企业的税控盘设定为准,超限则需分多张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