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07月27日
是的,资产负债表所有科目均按期末余额填报。若2024年第四季度即年末,则该期报表即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数据一致。非年末季度则仅体现当季时点财务状况。
木森老师
回复
小**师
07月14日
学员,你说得对,我之前没考虑到价税分离的情况,那按你说的正确做法是这样的。
因为开的是 3%的劳务票 100 万,这 100 万是含税价,得先算出不含税金额和税额。
不含税金额 = 含税金额÷(1 + 征收率),也就是 100万÷(1 + 3%) ≈ 97.09万,税额就是 100万 - 97.09万 ≈ 2.91万。
所以确认收入的正确分录应该是:
借:应收账款501931.64(这里按你给的数据,推测是含税总金额,实际中一般就是开票总金额)
贷:工程结算 487312.27(这是算出来的不含税金额,相当于收入部分)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简易计税)14619.37(这是税额部分)
之前我那分录没把价税分开,确实不准确,还是你细心,这会计上的细节可马虎不得,不然账就乱套了。以后涉及到这种价税分离的情况,一定要把不含税收入和税额算清楚,这样才能保证账目清晰准确。
木森老师
回复
小**师
07月14日
明白,您说成本不会结转,那咱就这么处理。
确认收入的分录还是一样: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100万
贷:工程结算 100万
同时计提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3万
贷:工程结算 3万
对于成本,就算不结转,也得如实归集。比如发生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这些,该记的得记着: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人工费(具体金额)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材料费(具体金额)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
银行存款(或其他对应科目)
只是到最后,不像正常那样把“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和“工程结算”对冲。但你得知道,这样财务报表上的成本信息就不完整,也没法准确算出这个项目的利润。从长远看,还是得想办法把成本结转了,不然财务数据乱七八糟的,对咱们做分析、决策啥的都没好处。
木森老师
回复
小**师
07月14日
在建筑服务行业选择简易计税,开 3%劳务票 100 万且成本不结转的情况下,有以下处理方式。
### 一、收入确认
1. 确认收入
- 按照开具发票的金额确认收入,会计分录为:
-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100万
- 贷:工程结算 100万
- 同时,按照简易计税的征收率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由于是简易计税且开 3%的劳务票,增值税税额 = 100万×3% = 3万。
- 确认应交增值税的分录为:
- 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3万
- 贷:工程结算 3万
### 二、成本处理
1. 虽成本不结转,但需明确成本归集
- 对于发生的成本,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应正常在成本类科目进行归集。假设发生人工成本 60 万,材料成本 30 万,其他费用 8 万(不考虑增值税,因为简易计税下成本一般是含税价),则成本归集分录如下: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人工费60万
-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材料费30万
-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其他费用8万
- 贷:应付职工薪酬60万
- 原材料30万
- 银行存款(或其他对应科目)8万
2. 成本暂不结转的情况说明
- 如果暂时不结转成本,“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科目就保持归集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从财务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角度讲,最终是需要结转成本来反映项目的真实盈利情况的。不过在当前这种要求下,就不进行成本结转的分录处理。
这种情况下要注意,虽然成本没有结转,但在税务上可能仍需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一些与成本相关的事项,比如某些成本费用的扣除可能需要遵循税务法规的要求,即使会计上没有结转成本。同时,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在后续合适的时候,还是应该按照规定结转成本。
小智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07月26日
双方各自在电子税务局申报缴纳,公司不代缴。按合同金额万分之五自行完税,与公司无关。
小智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07月26日
✅ 合理费用总额=10万+185.5元(仅转让方缴纳的印花税可扣)。受让方缴纳的印花税由对方承担,不得重复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37.1万−股权原值−(10万+185.5元),按20%计税。
金田老师
回复
小**师
07月14日
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中,对于银行转账支付的投资款,新旧公司的印花税申报情况如下:
1. 付款方(旧公司)
- 一般情况:通常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因为支付投资款本身这一行为,如果没有签订应税的合同等,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例如,旧公司单纯通过银行转账向新公司支付投资款,未涉及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等应税凭证的签订,则无需缴纳印花税。
- 特殊情况:如果旧公司在支付投资款的过程中,与新公司签订了如股权转让协议(如果是股权性投资且涉及股权变更)等属于印花税应税范围的合同,那么旧公司需要按照合同类型和规定的税率缴纳印花税。比如股权转让合同,一般按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2. 收款方(新公司)
- 计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新公司收到投资款后,如果将该款项计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科目,则需要按照“营业账簿”税目申报缴纳印花税。税率为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万分之二点五。例如,新公司收到投资款1000万元,全部计入实收资本,那么需要按1000万元的万分之二点五计算缴纳印花税,即1000万×0.00025 = 2500元。
- 未计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如果投资款未计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而是作为其他科目处理(如借款或其他往来款项),则不涉及印花税。比如新公司暂时将收到的投资款记为“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后续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账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新公司在收到款项时无需缴纳印花税。
总之,银行转账付的投资款,新旧公司在印花税申报上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准确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才能确保税务处理合规,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小智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07月26日
1️⃣ 需自行申报印花税: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后,双方均应在电子税务局按合同金额×0.05%缴纳(买卖双方各缴一份)。
2️⃣ 合理费用可抵扣:若能提供与经营相关的合法有效发票(如差旅费、服务费等),可在计算个税时扣除,公式正确。
3️⃣ 近亲属免税操作:向配偶/父母转让时,除身份证外,建议补充户口本或结婚证等关系证明,仅身份证可能不足以免核定征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