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你详细说说24年汇算清缴后缴纳税款的分录和摘要写法。
### 一、前期未计提,汇算清缴后补缴税款的分录
1. 确认应补缴税款: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实际缴纳税款:
-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贷:银行存款
3.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二、摘要写法
确认应补缴税款时:摘要可以写“汇算清缴补提企业所得税”,明确这是由于汇算清缴导致的补提税款。
实际缴纳税款时:摘要可以写“缴纳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表明这是实际缴纳汇算清缴的税款。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时:摘要可以写“结转汇算清缴损益调整”,说明这是对汇算清缴导致损益调整的结转。
### 三、注意事项
1. 科目准确性:确保使用正确的会计科目,特别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
2. 金额准确性:核对汇算清缴的应补缴税款金额,确保分录中的金额准确无误。
3. 摘要清晰:摘要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分录的性质和原因,便于后续审计和查阅。
通过以上分录和摘要写法,你可以清晰地处理24年汇算清缴后缴纳税款的会计核算工作。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我来给你详细说说24年汇算清缴后缴纳税款的分录和摘要写法。
一、前期未计提,汇算清缴后补缴税款的分录
1. 确认应补缴税款: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实际缴纳税款:
-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贷:银行存款
3.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摘要写法
确认应补缴税款时:摘要可以写“汇算清缴补提企业所得税”,明确这是由于汇算清缴导致的补提税款。
实际缴纳税款时:摘要可以写“缴纳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表明这是实际缴纳汇算清缴的税款。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时:摘要可以写“结转汇算清缴损益调整”,说明这是对汇算清缴导致损益调整的结转。
三、注意事项
1. 科目准确性:确保使用正确的会计科目,特别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
2. 金额准确性:核对汇算清缴的应补缴税款金额,确保分录中的金额准确无误。
3. 摘要清晰:摘要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分录的性质和原因,便于后续审计和查阅。
通过以上分录和摘要写法,你可以清晰地处理24年汇算清缴后缴纳税款的会计核算工作。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更多
莎莎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6月24日
个体户非自产自销销售蔬菜和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开在一张发票上。具体如下:
一、免税政策适用情况
1. 蔬菜部分: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蔬菜免征增值税,个体户若仅从事蔬菜的批发、零售业务,销售蔬菜可享受免税政策,能开具免税发票。
2. 肉类部分: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鲜活牛羊肉等肉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可开具免税发票。但如果销售的是非鲜活肉类制品,或不属于规定的免税肉类品种,则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不能开具免税发票。
二、开票要求
1. 分别核算销售额:如果既销售蔬菜又销售肉类,且两者均符合免税条件,需分别核算蔬菜和其他应税货物(如果有)以及不同免税项目的销售额。若未分别核算,则不得享受免税政策,所有销售额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2. 发票开具规范:在开具发票时,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进行填写。对于免税的蔬菜和肉类,应在发票上注明“免税”字样,同时准确填写货物的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
总之,个体户非自产自销时,蔬菜和肉在符合免税条件且分别核算的情况下可以开在一张发票上,但要注意开票规范,确保符合税收政策要求。
杨阳老师
回复
莎**师
06月11日
我来给你详细说一说累计摊销的计算以及相关分录的事儿。
### 一、累计摊销的计算方法
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计算,和它的摊销方法以及摊销期限密切相关。
1. 摊销方法:常见的有直线法(也叫平均年限法)、生产总量法等。
- 直线法:就是用无形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一般无形资产残值率相对较低,很多情况下可视为0),再除以预计摊销期限,算出每年或者每月的摊销额。
- 例如:一项无形资产原值是60万元,预计摊销期限是5年,残值假设为0,按照直线法计算的话,每年的摊销额就是60÷5 = 12万元,那每个月的摊销额就是12÷12 = 1万元。
- 生产总量法:是将无形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按照无形资产相关的使用总产量进行分摊。
- 例如:某项无形资产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其原值是100万元,预计净残值是5万元,预计该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个,那每生产一个产品所分摊的无形资产成本就是(100 - 5)÷100 = 0.95元,当生产了10万个产品时,累计摊销额就是0.95×10万 = 9.5万元。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相对少一些,适用有明确对应生产量等情况的无形资产。
2. 摊销期限:不同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规定不一样。
- 例如: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像企业购买的某项专利技术,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是10年,那摊销期限一般就是按这10年来算;如果是企业自行研发的非专利技术,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判断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比如预计可以稳定使用8年,那就按8年摊销。而像商标权等,如果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且在有效期内能合理预估为企业服务的时长,就按这个时长来摊销,要是无法可靠估计的,那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就不需要摊销,而是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看是否有减值迹象等。
### 二、正常分录怎么做
1. 计提摊销时的分录:
- 还是以刚才直线法举例的那个无形资产为例,每年计提摊销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根据无形资产用途而定,比如用于管理部门的就计入管理费用,用于生产车间的一般计入制造费用)12万元
贷:累计摊销12万元
- 如果是按月计提摊销,那每个月的分录就是: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1万元
贷:累计摊销1万元
2. 处置无形资产时涉及累计摊销的分录:
- 当企业要处置无形资产,比如转让、出售的时候,需要把累计摊销转出。
- 例如:上面那个原价60万元,已经摊销了3年(每年12万,累计摊销36万)的无形资产,现在要出售,假设出售价格是30万元,那相关的会计分录除了反映收到的钱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转出外,还要把累计摊销一并转出。
首先,要把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出,也就是原值减去累计摊销后的价值,即60 - 36 = 24万元,然后和收到的出售价款对比,确认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30万元
累计摊销36万元
贷:无形资产60万元
资产处置损益6万元(这里因为收到30万大于账面价值24万,所以是收益6万,如果反过来,那就是损失了)
总之,累计摊销的计算要依据摊销方法和摊销期限来确定,而正常的计提摊销分录要按照无形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应科目,处置时也要做好累计摊销的转出处理,你可得记牢咯,有啥不懂的再随时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