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你好,针对你们4S店的这种情况,我来给你详细讲讲会计分录怎么做。
### 一、客户买车时的初始分录
1. 开具发票给客户:当客户买车,你们给客户开票130000元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收账款 - 客户 130000元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0000元
这里是因为你们已经确认了收入,按照发票金额记应收账款,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2. 收到客户贷款和企业实际到账部分:客户贷款124000元,实际到账企业120000元,对于这部分情况,会计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 120000元
- 借:应收账款 - 客户 4000元(这是贷款和实际到账的差额部分,可理解为暂时还未完全收到的款项)
- 贷:应收账款 - 客户 124000元(冲减之前挂的应收账款)
这样处理就把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和未完全收到的部分区分清楚了。
3. 客户在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及转账到企业银行:客户在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1212元,转账到企业银行4788元,会计分录如下:
- 借:银行存款 4788元
- 借:其他应收款 - 厂家系统款项 1212元(因为这部分钱是转到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用了,暂时从企业角度看是一种特殊的债权)
- 贷:应收账款 - 客户 5990元(冲减应收账款,因为客户又支付了一部分款项)
这里把不同来源的款项分开记录,方便后续核算。
### 二、关于4000元贴息和厂家系统下单款项用于返利抵减购进车款及开票的分录
1. 设置过渡科目记录相关款项:为了清晰核算这4000元贴息和1212元用于返利抵减购进车款的情况,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过渡科目,比如“厂家返利抵扣款”科目。当确定这4000元和1212元要用于抵减购进车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其他应收款 - 厂家返利抵扣款 5212元(4000 + 1212)
- 贷:其他应收款 - 厂家专用账户 4000元(对应厂家贴息部分)
- 贷:其他应收款 - 厂家系统款项 1212元(对应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部分)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这两部分钱汇总到一个专门的科目里,便于和厂家结算时处理。
2. 按照扣除后金额开具库存发票及相应分录:当按照扣除贴息和厂家系统下单的金额开具库存发票,比如车价是10000元,扣除4000和1212元后按照94788元开具库存发票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库存商品 94788元
- 借:厂家返利抵扣款 5212元(冲减之前设置的过渡科目)
- 贷:应付账款 - 厂家 100000元(这里是按照未扣除返利前的原价记应付账款,后面再通过抵扣款来调整实际支付金额)
这样处理既反映了库存商品的入库成本是按照扣除返利后的金额,又把厂家返利抵扣的情况和应付账款清晰地记录下来了。
3. 后续和厂家实际结算时的分录:当和厂家实际结算,使用“厂家返利抵扣款”来抵减应付账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付账款 - 厂家 5212元
- 贷:厂家返利抵扣款 5212元
经过这一步后,“厂家返利抵扣款”科目就清平了,同时应付账款也按照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即扣除返利后的金额)进行了调整。
这就是整个业务过程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随时都可以来问我。
学员你好,针对你们4S店的这种情况,我来给你详细讲讲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客户买车时的初始分录
1. 开具发票给客户:当客户买车,你们给客户开票130000元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收账款 - 客户 130000元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0000元
这里是因为你们已经确认了收入,按照发票金额记应收账款,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2. 收到客户贷款和企业实际到账部分:客户贷款124000元,实际到账企业120000元,对于这部分情况,会计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 120000元
- 借:应收账款 - 客户 4000元(这是贷款和实际到账的差额部分,可理解为暂时还未完全收到的款项)
- 贷:应收账款 - 客户 124000元(冲减之前挂的应收账款)
这样处理就把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和未完全收到的部分区分清楚了。
3. 客户在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及转账到企业银行:客户在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1212元,转账到企业银行4788元,会计分录如下:
- 借:银行存款 4788元
- 借:其他应收款 - 厂家系统款项 1212元(因为这部分钱是转到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用了,暂时从企业角度看是一种特殊的债权)
- 贷:应收账款 - 客户 5990元(冲减应收账款,因为客户又支付了一部分款项)
这里把不同来源的款项分开记录,方便后续核算。
二、关于4000元贴息和厂家系统下单款项用于返利抵减购进车款及开票的分录
1. 设置过渡科目记录相关款项:为了清晰核算这4000元贴息和1212元用于返利抵减购进车款的情况,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过渡科目,比如“厂家返利抵扣款”科目。当确定这4000元和1212元要用于抵减购进车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其他应收款 - 厂家返利抵扣款 5212元(4000 + 1212)
- 贷:其他应收款 - 厂家专用账户 4000元(对应厂家贴息部分)
- 贷:其他应收款 - 厂家系统款项 1212元(对应厂家系统小程序下单部分)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这两部分钱汇总到一个专门的科目里,便于和厂家结算时处理。
2. 按照扣除后金额开具库存发票及相应分录:当按照扣除贴息和厂家系统下单的金额开具库存发票,比如车价是10000元,扣除4000和1212元后按照94788元开具库存发票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库存商品 94788元
- 借:厂家返利抵扣款 5212元(冲减之前设置的过渡科目)
- 贷:应付账款 - 厂家 100000元(这里是按照未扣除返利前的原价记应付账款,后面再通过抵扣款来调整实际支付金额)
这样处理既反映了库存商品的入库成本是按照扣除返利后的金额,又把厂家返利抵扣的情况和应付账款清晰地记录下来了。
3. 后续和厂家实际结算时的分录:当和厂家实际结算,使用“厂家返利抵扣款”来抵减应付账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付账款 - 厂家 5212元
- 贷:厂家返利抵扣款 5212元
经过这一步后,“厂家返利抵扣款”科目就清平了,同时应付账款也按照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即扣除返利后的金额)进行了调整。
这就是整个业务过程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随时都可以来问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