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减免所得税额和抵免所得税额区别

减免所得税额和抵免所得税额区别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7月01日
回答 1
在会计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减免所得税额和抵免所得税额的区别,我可以从政策规定、适用范围等方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 一、政策规定与计算方式 - 减免所得税额:是依据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直接对应纳税额进行减征或免征。例如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一定金额时,按一定比例减免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等,其减免幅度和条件由政策明确规定,计算时直接按规定比例或金额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 抵免所得税额:是纳税人通过特定方式或手段获得抵免额度来抵消应纳税额,如企业购置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不足抵免部分可结转以后年度。 ### 二、适用范围与条件 - 减免所得税额:通常针对特定行业、地区、群体或税种等。比如“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经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免征或减征所得税等,有明确的适用对象和范围限制。 - 抵免所得税额:多与特定投资或经济活动相关。如出口退税,企业出口商品后可获得相应税款退还;境外税额抵免,居民企业境外所得已缴税额可在境内应纳税额中抵免等。 ### 三、优惠目的与效果 - 减免所得税额:侧重于直接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鼓励特定领域或行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区域均衡发展等。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减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抵免所得税额: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特定经济活动,引导资源流向特定领域,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如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设备投资。 ### 四、会计处理差异 - 减免所得税额:一般直接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表中体现为所得税费用的降低,影响净利润。例如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直接按减免后的税额计提所得税费用。 - 抵免所得税额:抵免时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若存在结转情况,需合理预估并处理。如企业购置专用设备产生的抵免税额,在购置当年及后续结转年度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总的来说,减免所得税额是直接减税,有明确政策规定和适用范围;抵免所得税额是通过特定方式获取额度抵税,与投资或经济活动相关。二者都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形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业务中,企业需准确判断自身适用的优惠政策,正确进行税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更多
0
讨论
7月报税还有 001
热门问答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