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为什么有一个月的做账进项税额和抵扣不一样?

为什么有一个月的做账进项税额和抵扣不一样?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6月02日
回答 1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娃子,这事儿我见多了。你听叔给你分析分析,一个月的做账进项税额和抵扣不一样,原因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 一、发票认证问题 1. 认证时间差:比如你3月收到发票,但拖到4月才去认证,这时候3月账上记了进项税,但4月才能抵扣,中间就差了一个月。 2. 未认证或部分认证:有些发票可能忘记认证,或者只认证了一部分,导致账上进了全额进项税,但实际只能抵扣部分。 ### 二、会计处理差异 1. 待抵扣和已抵扣混淆:比如发票认证了但没到抵扣期(比如不动产分期抵扣),账上应该记“待抵扣进项税额”,但新手可能直接记成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账务调整滞后:比如发现发票有问题需要转出进项税,但当月还没做账务处理,导致账面和申报表不一致。 ### 三、特殊业务影响 1. 进项税转出:比如员工福利买了一批月饼,进项税已经入账,但后来发现不能抵扣,就得转出,这时候账面进项税和实际抵扣肯定不一样。 2. 免税或简易计税项目:如果公司有免税业务,对应的进项税得转出,但账上可能没及时处理,导致差异。 ### 四、操作失误 1. 手工账和系统账不符:比如财务软件里录入的发票金额或税率有误,或者手工账抄错了数字。 2. 申报表填写错误:比如把不该填在“本期抵扣”的填进去了,或者漏填了某些栏次。 ### 五、时间性差异 1. 跨期发票:比如12月的发票拖到1月才入账,但1月才抵扣,导致12月账面进项税大于实际抵扣额。 2. 预缴和汇算:比如季度预缴时没处理完所有进项税,导致月度和季度数据不一致。 建议处理步骤: 1. 核对发票状态:先检查所有进项票是否都已认证,认证时间是否在当期。 2. 检查账务处理:看看有没有该转出的没转出,该分期的没分期。 3. 比对申报表:重点核对“进项税额转出”“待抵扣进项税”等栏目。 4. 建立备查簿:把认证时间、转出情况单独记录,方便追踪。 举个栗子:假设3月收到一张10万的专票,4月认证,5月抵扣。如果3月直接记了进项税1.3万(10万×13%),但4月才能抵扣,这就会导致3月账面进项税比实际抵扣多1.3万,4月又少抵1.3万。这种时间差最常见! 要是还搞不明白,把具体数据发给我,我帮你捋一捋。
更多
0
讨论
相关问题推荐
7月报税还有 003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