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起来)这种情况属于发票金额与实际交易不符,按老会计的经验得这么处理:
1️⃣ 先核对原始凭证
让业务部门把采购合同/订单、送货单、银行付款回单都翻出来,确认实际交易金额确实是20465元,不是对方算错了。
2️⃣ 做账分两种情况
✅ 如果钱已经全额付了(比如付了20465.5):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20465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0.5
贷:银行存款 20465.5
(相当于把差额0.5元计到财务费用,毕竟钱已经付出去了)
✅ 如果钱还没付完:
坚持要对方重开正确金额的发票!否则税务查账时可能被盯上。实在没法重开,就得签个补充协议,写明"双方确认实际结算金额为20465元,差额0.5元不再支付"。
3️⃣ 千万注意
✔️ 报销时要让经手人签字注明"金额无误,同意按实际金额20465元入账"
✔️ 把原发票复印件、情况说明一起装订存档
✔️ 年底汇算清缴时,这0.5元差额可以忽略不计,但凭证手续必须齐全
(掏出手机打开税务APP)顺便查查你们是不是对方的一般纳税人,如果是的话,少开这点金额问题不大,但小规模纳税人就得谨慎处理。以后记得在付款前先核对发票金额,这种小差错最折腾人了!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起来)这种情况属于发票金额与实际交易不符,按老会计的经验得这么处理:
1️⃣ 先核对原始凭证
让业务部门把采购合同/订单、送货单、银行付款回单都翻出来,确认实际交易金额确实是20465元,不是对方算错了。
2️⃣ 做账分两种情况
✅ 如果钱已经全额付了(比如付了20465.5):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20465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0.5
贷:银行存款 20465.5
(相当于把差额0.5元计到财务费用,毕竟钱已经付出去了)
✅ 如果钱还没付完:
坚持要对方重开正确金额的发票!否则税务查账时可能被盯上。实在没法重开,就得签个补充协议,写明"双方确认实际结算金额为20465元,差额0.5元不再支付"。
3️⃣ 千万注意
✔️ 报销时要让经手人签字注明"金额无误,同意按实际金额20465元入账"
✔️ 把原发票复印件、情况说明一起装订存档
✔️ 年底汇算清缴时,这0.5元差额可以忽略不计,但凭证手续必须齐全
(掏出手机打开税务APP)顺便查查你们是不是对方的一般纳税人,如果是的话,少开这点金额问题不大,但小规模纳税人就得谨慎处理。以后记得在付款前先核对发票金额,这种小差错最折腾人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