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算盘声)哎,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干会计十多年了,这类问题见得太多了,给你好好理理清楚。
第一,钱能不能转?
能转!但要看怎么转。账上剩下的钱如果是税后的净利润,属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理论上可以转给法人。但要注意转账的“名义”和“用途”。比如:
- 如果是分红,那得先有股东会决议,按持股比例分,法人作为股东自然能拿到钱,但需要交个税(20%)。
- 如果只是借款给法人,那得走借款流程,签协议、定利息(哪怕象征性收点),否则税务可能不认,后期容易被认定为分红补税。
- 如果是工资或奖金,那得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个税,不过工资一般要符合合理性(比如别比员工高太离谱)。
第二,要不要交个税?
要看转账的性质:
- 分红:必须交!税率是20%,公司得代扣代缴,不能逃。
- 借款:暂时不交,但要是长期不还(比如超过一年),税务可能会盯上,要求按分红处理,补税。
- 工资/奖金:按3%-45%超额累进税率交,公司得代扣代缴。
第三,必须是净利润按比例转吗?
不一定!但分红必须按持股比例。如果是其他名义(比如借款、工资),不需要按比例。但记住:
- 分红必须开股东会,明确利润分配方案,不然税务不认。
- 如果是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直接转可能按经营所得交个税,不用分红那么麻烦。
总结建议:
1. 合规优先:转账时写清楚用途(分红、借款、工资),留好凭证。
2. 税务处理:分红最简单,但税高;借款灵活,但有风险;工资合理就行。
3. 别踩坑:长期挂账不处理、混淆转账性质,容易被税务稽查。
举个例子:公司税后利润100万,法人持股60%,如果分红,法人能拿60万,交12万个税(60万×20%);如果发工资,每月开5万,一年60万,个税可能更高(按45%算的话……)。所以怎么转,得算清楚再动!
(敲算盘声)哎,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干会计十多年了,这类问题见得太多了,给你好好理理清楚。
第一,钱能不能转?
能转!但要看怎么转。账上剩下的钱如果是税后的净利润,属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理论上可以转给法人。但要注意转账的“名义”和“用途”。比如:
- 如果是分红,那得先有股东会决议,按持股比例分,法人作为股东自然能拿到钱,但需要交个税(20%)。
- 如果只是借款给法人,那得走借款流程,签协议、定利息(哪怕象征性收点),否则税务可能不认,后期容易被认定为分红补税。
- 如果是工资或奖金,那得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个税,不过工资一般要符合合理性(比如别比员工高太离谱)。
第二,要不要交个税?
要看转账的性质:
- 分红:必须交!税率是20%,公司得代扣代缴,不能逃。
- 借款:暂时不交,但要是长期不还(比如超过一年),税务可能会盯上,要求按分红处理,补税。
- 工资/奖金:按3%-45%超额累进税率交,公司得代扣代缴。
第三,必须是净利润按比例转吗?
不一定!但分红必须按持股比例。如果是其他名义(比如借款、工资),不需要按比例。但记住:
- 分红必须开股东会,明确利润分配方案,不然税务不认。
- 如果是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直接转可能按经营所得交个税,不用分红那么麻烦。
总结建议:
1. 合规优先:转账时写清楚用途(分红、借款、工资),留好凭证。
2. 税务处理:分红最简单,但税高;借款灵活,但有风险;工资合理就行。
3. 别踩坑:长期挂账不处理、混淆转账性质,容易被税务稽查。
举个例子:公司税后利润100万,法人持股60%,如果分红,法人能拿60万,交12万个税(60万×20%);如果发工资,每月开5万,一年60万,个税可能更高(按45%算的话……)。所以怎么转,得算清楚再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