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文老师
回答于04月24日
金牌答疑老师
在会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处理过各种各样的账务问题,这进项税额转出的事儿也算常见。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讲讲操作流程:
### 一、确认转出原因与金额
1. 明确原因:先确定为啥要做进项税额转出,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了,还是发生了非正常损失等。像如果购买的原材料本来用于生产应税产品,后来转用于职工福利了,那对应的进项税就得转出。
2. 计算金额:根据发票信息和相关税收政策,准确计算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如果是全部转出,就直接按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要是部分转出,得按合理的方法计算转出部分对应的税额,比如按成本比例分摊等。
### 二、账务处理
1. 编制会计凭证:做一笔会计分录,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就记入相应项目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例如,将一批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已抵扣进项税)转用于修建职工食堂,原材料成本10万元,进项税额1.3万元,那就做凭证:借:在建工程 11.3万,贷:原材料 1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万。
2. 登记账簿:把做好的会计凭证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包括总账和明细账,确保账务记录准确、完整。
### 三、报表填写
1.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在这张表的第13至23b栏“二、进项税额转出额”各栏中,如实填写转出的进项税额明细情况。比如,如果是购进货物服务等用于免税项目转出,就在对应的栏目填上金额。
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主表里会有自动勾稽关系,根据附列资料(二)的数据,主表上相关栏目会准确反映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你检查一下数据对应就行,确保主表和附表数据一致。
### 四、资料留存备查
把涉及进项税额转出的发票原件、会计凭证、相关审批文件(如果有的话)等资料整理好,妥善保存,以备税务机关检查。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有些特殊情况可能要求更长时间。
总之,进项税额转出操作要严谨,既要遵循会计准则,又得符合税收法规,每个环节都得仔细核对,别出差错。要是还有疑问,多翻翻税收政策文件,或者问问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确保万无一失。
在会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处理过各种各样的账务问题,这进项税额转出的事儿也算常见。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讲讲操作流程:
一、确认转出原因与金额
1. 明确原因:先确定为啥要做进项税额转出,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了,还是发生了非正常损失等。像如果购买的原材料本来用于生产应税产品,后来转用于职工福利了,那对应的进项税就得转出。
2. 计算金额:根据发票信息和相关税收政策,准确计算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如果是全部转出,就直接按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要是部分转出,得按合理的方法计算转出部分对应的税额,比如按成本比例分摊等。
二、账务处理
1. 编制会计凭证:做一笔会计分录,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就记入相应项目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例如,将一批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已抵扣进项税)转用于修建职工食堂,原材料成本10万元,进项税额1.3万元,那就做凭证:借:在建工程 11.3万,贷:原材料 1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万。
2. 登记账簿:把做好的会计凭证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包括总账和明细账,确保账务记录准确、完整。
三、报表填写
1.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在这张表的第13至23b栏“二、进项税额转出额”各栏中,如实填写转出的进项税额明细情况。比如,如果是购进货物服务等用于免税项目转出,就在对应的栏目填上金额。
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主表里会有自动勾稽关系,根据附列资料(二)的数据,主表上相关栏目会准确反映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你检查一下数据对应就行,确保主表和附表数据一致。
四、资料留存备查
把涉及进项税额转出的发票原件、会计凭证、相关审批文件(如果有的话)等资料整理好,妥善保存,以备税务机关检查。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有些特殊情况可能要求更长时间。
总之,进项税额转出操作要严谨,既要遵循会计准则,又得符合税收法规,每个环节都得仔细核对,别出差错。要是还有疑问,多翻翻税收政策文件,或者问问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确保万无一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