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

初级会计

固定资产如何折旧

固定资产如何折旧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7月07日
回答 1
在会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这块,那可是相当熟悉。今天就来给你好好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 一、折旧方法 1. 直线法:这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比如说,一台机器原价10万,预计净残值1万,使用年限5年,那每年折旧额就是(10万 - 1万)÷ 5 = 1.8万。这种方法下,每年折旧额都一样,账面价值均匀减少,适合那些使用频率比较平均、损耗相对稳定的资产,像办公室的桌椅、普通的办公设备等。 2. 工作量法: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工作量来计算折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比如一辆货车,原价30万,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总行驶里程50万公里。那单位里程折旧额就是30万 ×(1 - 5%)÷ 50万 = 0.57元/公里。如果这个月跑了1万公里,那这个月折旧额就是0.57 × 1万 = 5700元。这种方法适用于使用程度不均衡,但能准确计量工作量的资产,像运输车辆、生产设备等。 3. 双倍余额递减法:这是一种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不过要注意,一般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要把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举个例子,一台设备原价20万,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率3%。第一年折旧额就是20万 ×(2 ÷ 5)= 8万,账面价值变成12万;第二年折旧额是12万 ×(2 ÷ 5)= 4.8万,账面价值变为7.2万;第三年折旧额是7.2万 ×(2 ÷ 5)= 2.88万,账面价值为4.32万。到了第四年,就要把4.32万扣除预计净残值6000元(20万 × 3%)后的37200元,平均分摊到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折旧18600元。这种方法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适合那些技术进步快、淘汰更新频繁的资产,比如电子设备。 4. 年数总和法:也是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 100%。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比如一项资产原价15万,预计使用4年,净残值率4%。年数总和是1 + 2 + 3 + 4 = 10。第一年折旧额就是(15万 - 15万 × 4%)×(4 ÷ 10)= 57600元;第二年折旧额是(15万 - 15万 × 4%)×(3 ÷ 10)= 43200元,以此类推。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技术更新快的资产,能更快地反映资产价值的下降。 ### 二、会计处理 每月计提折旧时,要根据资产的用途,把折旧费用记到相应的科目里。比如生产车间用的设备,折旧费就记“制造费用”;管理部门用的电脑,折旧费就记“管理费用”。会计分录是: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 ### 三、注意事项 1. 企业一旦选定了折旧方法,就不能随便变来变去,要是真有特殊情况需要变,那得在财务报表附注里交代清楚为啥要变。 2. 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也不是瞎猜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要是估计得不准,以后也得调整。 总之,固定资产折旧这事儿,方法选对,账才能做得明白,企业的成本利润核算才能准确。要是还有啥不懂的,随时再来问我。
更多
0
讨论
相关问题推荐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