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基础考点:PPP 项目合同的相关会计处理
来源:牛账网 作者:艾伦 阅读人数:13621 时间:2024-09-11
注会《会计》基础考点:
【基础考点84】PPP 项目合同的相关会计处理
社会资本方提供建造服务(含建设和改扩建)或发包给其他方等,应当确定其身份是主 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并进行会计处理,确认合同资产。如果社会资本方根据 PPP 项目合同 约定,提供多项服务(如既提供PPP 项目资产建造服务,又提供建成后的运营服务、维护服 务)的,应当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将交易价格按照各项履约义务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
在 PPP 项目资产的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借款费用准则的规 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下述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部分,社会资本方在相关借款费用满足资本化 条件时,应当将其予以资本化,记入“PPP 借款支出”科目,并在PPP 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 使用状态时,结转至无形资产。除上述情形以外的其他借款费用,社会资本方均应予以费用化,计入财务费用。
社会资本方根据PPP 项目合同约定,在项目运营期间,有权向获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对 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应当在 PPP 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相关PPP 项目资产的对价金额或确认的建造收入金额确 认为无形资产,并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无形资产”模式)。PPP 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确认与运营服务相关的收入。
社会资本方根据 PPP 项目合同约定,在项目运营期间,满足有权收取可确定金额的现金 (或其他金融资产)条件的,应当在社会资本方拥有收取该对价的权利(该权利仅取决于时 间流逝的因素)时确认为应收款项,并按照金融工具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金融资产模式”)。 社会资本方应当在 PPP 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相关 PPP 项目资产的对价金额或 确认的建造收入金额,超过有权收取可确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差额,确认为无形资产(“混合模式”)。
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实困难,但是也并非不能成功,有志者事竟成,由于注会备考周期过于漫长、考试内容过于困难,因此干货资料在备考过程中不能缺少,现牛账网有如下注会干货资料:
资料一:注册会计师2套拔分卷+口袋书
资料二:注册会计师资料包《经济法法条》《税法必背考点》《财管必背公式》《税法必背公式》
资料三:注册会计师易错易混知识点资料包
以上列举只是部分干货资料,如果你还想获取更多干货资料,点击免费获取即可了解并下载全部干货资料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