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复议前置是什么?税收争议需要复议前置的原则有哪些?
来源:牛账网 作者:张红 阅读人数:14395 时间:2019-07-30
导语:税务复议前置是什么?税收争议需要复议前置的原则有哪些?什么是复议前置、税务复议前置指的又是什么?税收争议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又包括哪些?下面大家伴随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税务复议前置是什么?税收争议需要复议前置的原则有哪些?
一、复议前置
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时,应当先选择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经过行政复议之后行政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有不同意见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点击图片,可免费试听
纳税申报从入门到精通">
二、税务复议前置
税务复议前置的情形主要是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的,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后,仍有不同意见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税收争议基本特征
1.税收争议的前提是税务争议的存在。
2.税收争议的主体是有关国家机关。
3.税收争议的客体是税务行政相对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
4.税收争议须由不服税务行政处理决定的当事人提起。
5.税收争议活动要以当事人全面履行税务处理决定为必要条件。
四、税收争议解决的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
这是基于税收成本的考虑,作为税收征管机关降低税收成本尤其重要如果成本过高级有悖于税务机关的为国聚财的任务。这里的税收成本不仅仅是指以货币衡量的经济成本,还有其他成本例如社会效应、税务机关的公信力、税收执法的威慑力等。遵循效率原则对于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方便纳税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公正原则:
税收争议的产生对于正常税收管理秩序来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维护税收管理秩序有效运转,如果解决不好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税务收争议甚至其他不良后果。
以上就是牛账网会计培训班小编有关税务复议前置是什么?税收争议需要复议前置的原则有哪些?给出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会计类的
相关知识的,敬请关注牛账网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