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法基础》所得税法律制度全解析高效学习思维导图指南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0687 时间:2025-05-09


所得税法律制度概述
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直接税,在《经济法基础》中占据重要地位。所得税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大体系,分别规范不同纳税主体的税务义务与权利。
所得税的特点包括
1. 直接税性质税负由纳税人直接承担,无法转嫁。
2. 量能课税原则根据纳税人实际所得水平确定税负。
3.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个人所得税多采用累进税率,企业所得税通常适用比例税率。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1. 纳税人分类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 居民企业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需就其全球所得纳税。
-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外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境内,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2. 税率结构
- 一般税率25%。
-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税率20%或更低(符合条件的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5%。
3.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亏损
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等。
扣除项目
- 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
- 研发费用可加计扣除(如加计75%或100%)。
4. 税收优惠政策
- 区域性优惠如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税率)。
- 行业性优惠如鼓励类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项目等。
- 特殊政策如小微企业减免、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1. 纳税人分类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 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183天,需就其全球所得纳税。
- 非居民个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2. 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包括
- 工资、薪金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
- 稿酬所得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经营所得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财产租赁所得
- 财产转让所得
- 偶然所得
3. 税率结构
-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
- 经营所得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
- 其他所得(如利息、股息、财产转让等)适用20%比例税率。
4. 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可享受以下专项附加扣除,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 子女教育
- 继续教育
- 大病医疗
- 住房贷款利息或租金
- 赡养老人
5. 税收优惠
- 免税项目如国债利息、保险赔款、军人转业费等。
- 减税政策如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个人捐赠税前扣除等。
思维导图学习建议
1. 分类梳理区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核心要素,避免混淆。
2. 税率对比列表比较不同所得适用的税率差异。
3. 案例应用通过典型例题理解扣除项目与税收优惠的实际运用。
掌握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关键在于理解其逻辑框架,并结合实务案例强化记忆。通过思维导图系统归纳,可以更高效地掌握本章核心内容。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备考一步到位,海量干货资料前100名免费领取,高频考点、历年真题、教学讲义、电子课件等等资料应有尽有。备考时间有限,资料领取名额有限,有质有量资料多多,多学不累成绩优优,赶紧点击领取吧。
资料三:初级经济法+会计实务常考公式!
资料四:满满干货!初级经济法三色笔记
最后提醒各位:想千万次不如行动一次(去听课>>)!与其被别人卷,还不如卷别人!快来开始学习!!!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