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效应日益显现
来源:牛账网 作者:张红 阅读人数:17912 时间:2019-10-09
税收作为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多次重大改革部署,背后都蕴含着税收元素。从工商税制改革到两次“利改税”,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到全面实施“营改增”,从征管改革深入推进到减税降费频频落地,税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效应日益显现。
改革的大潮中,厦门税务部门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携手共进,在历史变迁中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蜕变,更在续写荣光中参与建设,一代代税务人留下了拼搏奋斗的身影。
2018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新成立,一年多来,促进“人合、事合、力合、心合”,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为优化厦门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继续贡献着“税务力量”。
从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到用“电子税务局”将减税红包直接发送给企业;从窗口前“排队”领票,到足不出户“指尖”办税……厦门税务部门用不断升级的“服务套餐”,持续刷新纳税人的办税体验。
纳税人办税越来越方便
“记得当年,条件很艰苦,我们都是用算盘或计算器,带着笔墨纸张,去每个摊位收税,收的不多,但是工作量很大。”厦门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宋森泉回忆。上世纪80年代厦门市税务局刚成立时,税务专管员总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企业老板、个体经营户面对面宣讲税收知识。
厦门航空总会计师曾毅玮199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加入厦航,成为一名财务人员,经常往返于公司和税务局。她回忆:“当时厦门航空涉及的税务审批事项较多,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很多,每次办税都需要排队等候,有时一去就是一天。”领购空白发票的时候,由于发票数量多,她常常得肩扛手提,像“上货”一般。
到了2000年,“税收信息化”的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曾毅玮算是第一批使用网络进行纳税申报的人。与此同时,厦门税务的纳税服务也更加细致。“税务局当时针对大企业领购发票多的诉求,推出了电话预约服务,这样一来,办税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她说。
而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不仅办税服务,税收宣传的“打开方式”和纳税人的办税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如今,我们通过微信、微博、抖音、手机APP、纳税人学堂等多种形式,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曙东说。
依托网上电子税务局建设,厦门税务部门持续不断打造“全渠道、零距离、全天候”的办税平台,办税从网上到掌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掌上办税厅”微信小程序,纳税人扫一扫、拍一拍,即可轻松完成涉税事项办理,实现“一趟都不用跑”,目前已覆盖纳税人办理量近8成的业务。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因此缩短了26.57%。纳税人满意度排名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十。
“真金白银”的税收红利不断释放
随着时代发展,旧有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减税降费的“好菜”,一份份接地气的惠企便民“红包”。为了确保纳税人及时查收“减税红包”,厦门税务部门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派出专业化团队上门服务,以“一企一套服务方案”开展纳税服务、税收宣传,给企业成长助入更多动力。
“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新政落地后,税务人员马上为我们进行了一对一辅导,让我们及时把减税‘红包’揣进了腰包。”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刘美美算了一笔账,新政落地后首月,企业就减税392万元,以2018年销售收入静态测算,预计全年可减免超过3000万元税款。
除了扩大税收宣传辐射面,税收服务春风还跑出了“加速度”。在新机构整合过程中,厦门市税务局择优选择原国地税服务系统的先进做法,优化了手机预约办税服务,纳税人只要登录微信、网站,实名验证后能实现“自选时间,随来随办”,推动54项业务整合优化,简易注销服务等19项业务前移办税厅一站办结,为纳税人带来更好的办税体验。
从最初的算盘纸笔碎片化管理,到全方位一体化零距离的高效服务,在这些升级版“服务套餐”背后,是厦门税务部门以“便民利民”为导向的精准设计。而随着“真金白银”的税收红利不断释放,厦门企业不仅尝到了甜头,也迎来发展新动能,为特区改革增添新动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