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申报销售额偏低或无销售额时的核定方法与流程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0932 时间:2025-05-07


---
在企业税务申报过程中,部分企业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申报销售额明显偏低甚至无销售额的情况。税务机关面对此类情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相关规定,采取合理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那么,税务机关如何确定企业的实际销售额?企业又该如何合规应对?本文将系统阐述这一问题。
一、税务机关核定销售额的法律依据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 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 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其中,第6项即针对“申报销售额明显偏低”的情况。税务机关在核定时,需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并参考同类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的经营水平综合判断。
二、核定销售额的常见方法
1. 参照同类行业利润率核定
税务机关可依据同地区、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或税负率,推算企业的合理销售额。例如,若某零售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30%,而企业申报的毛利率仅为5%且无合理说明,税务机关可能按行业标准调整其收入。
2. 成本加成法
对于能够提供成本数据但收入申报异常的企业,税务机关可按照“成本+合理利润”的方式核定销售额。例如,制造业企业若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等数据完整,但销售收入显著偏低,税务部门可能根据成本加成一定比例(如10%-20%)推算其收入。
3. 盘点库存倒推法
适用于生产型企业或商贸企业。税务机关通过实地检查库存商品数量,结合进销存记录倒推销售额。例如,若企业购进某商品1000件,申报销售仅200件,但库存仅剩100件,差额部分可能被认定为未申报收入。
4. 银行资金流水核查
通过比对企业对公账户及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的资金流入情况,核查是否存在隐匿收入的行为。若企业账户频繁收到款项但未申报收入,税务机关可能要求企业提供合理解释或直接核定销售额。
5. 第三方数据比对
税务机关可利用大数据分析,调取企业与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信息、电商平台销售记录、物流数据等,验证申报数据的真实性。例如,某企业在天猫店铺年销售额为500万元,但税务申报仅200万元,税务机关可能要求补缴差额税款。
三、企业如何应对销售额核定?
1. 提供合理商业理由
若企业确实存在销售额偏低的情况(如行业特殊性、季节性经营、政策性影响等),应主动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说明及佐证材料,例如
- 市场环境恶化的行业分析报告;
- 大客户流失的合同终止证明;
-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的证据。
2. 确保财务数据完整
企业需规范财务管理,保留完整的购销合同、出入库单据、银行流水等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账务混乱或凭证缺失可能导致直接核定,加重税负。
3. 合规进行税务筹划
若有合理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如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等),应在申报时明确适用,避免因误解政策而导致申报异常。
四、核定后的争议解决途径
若企业对税务机关核定的销售额有异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陈述申辩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后,及时提交申辩意见及相关证据。
2. 申请行政复议若对核定结果不服,可在60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3. 行政诉讼对复议结果仍存争议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总结企业在经营中应确保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完整性,若因客观原因导致销售额偏低,需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并提供证明材料。税务机关在核定时会综合运用行业数据、成本分析、第三方信息等多种手段,企业需提前做好合规管理,避免税务风险。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