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你的问题涉及多个税务处理环节,我们来逐一分析以澄清误解。
1. 本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 销项税额:600元(基于10,000元收入和6%税率)。
- 减征额:280元(根据政策减免)。
因此,本期应纳税额 = 600 - 280 = 320元。
2. 期初未交增值税为-360元
期初未交增值税为-360元,表示上期有360元的留抵税额可以用于本期抵扣。
3. 抵扣留抵税额
理论上,你可以用这360元留抵税额来抵扣本期应纳税额320元:
- 实际抵扣金额:320元(不超过本期应纳税额)。
- 剩余留抵税额:360 - 320 = 40元(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
4. 为什么还要交320元?
根据你提供的申报表信息,“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这意味着税务系统当前认定你需要缴纳320元。可能的原因包括:
- 留抵税额未正确抵扣:在申报表填写时,留抵税额(-360元)未被正确抵扣。
- 其他税务调整:可能存在其他税务调整事项影响了最终的应纳税额。
5. 未交余额又变成了-40元
“期末未缴税额”为-40元,表示本期结束后还有40元的留抵税额可以用于下期抵扣。这是正确的,因为:
- 期初留抵税额:-360元。
- 本期应纳税额:320元。
- 实际抵扣金额:320元(全部抵扣)。
- 剩余留抵税额:-360 + 320 = -40元(即40元留抵税额)。
6. 解决方案
# (1)检查申报表填写
确保在申报表中正确填写留抵税额:
- 期初未缴税额(栏次25):-360元。
- 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次34):应为0(因为320元已全部抵扣)。
# (2)账务处理
如果确实存在360元留抵税额且未被抵扣,进行如下账务调整: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20
贷:银行存款 320 (实际缴纳320元)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20 (抵扣留抵税额)
```
# (3)申请退税或调整
如果发现申报错误,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更正申报,正确抵扣留抵税额。
总结
- 本期应纳税额:320元(正确计算)。
- 留抵税额:360元(可抵扣)。
- 实际操作:确保在申报表中正确抵扣留抵税额,避免重复缴税。
如果你已经缴纳了320元,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或调整,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你提到的情况涉及多个税务处理环节,让我们逐一分析:
1. 留抵税额的计算
- 留抵税额:通常是指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部分,可以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
- 本期留抵税额(-40元):这是在本期计算后的结果,表示你有40元的留抵税额可以用于下期抵扣。
2. 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
- 销项税额600元:这是本期产生的销项税额。
- 减征额280元:这是根据政策可以减免的税额。
- 应纳税额320元:即600 - 280 = 320元,这是本期实际需要缴纳的税额。
3. 留抵税额减少但未减少应纳税额
- 留抵税额减少:如果你之前有360元的留抵税额,本期结束后变为-40元,这表明本期实际上使用了360 + 40 = 400元的留抵税额。
- 未减少应纳税额:因为本期销项税额较高(600元),即便使用了400元的留抵税额,仍需缴纳320元的税款。
4. 销售退回导致的退税或抵税
- 销售退回:如果之前交了税,现在发生销售退回,确实可以申请退税或抵税。
- 具体操作:
1. 红字发票: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冲减相应的销项税额。
2. 调整申报表:在申报表中进行相应调整,反映销售退回的情况。
3. 申请退税或抵税:根据调整后的申报表,如果产生留抵税额,可以申请退税或留抵至下期。
5. 如何处理
# (1)确认销售退回情况
- 如果确实有销售退回,确保已开具红字发票并正确调整申报表。
# (2)调整申报表
- 在申报表中正确填写销售退回的相关数据,如“销售额”、“销项税额”等栏次。
# (3)申请退税或抵税
- 如果调整后产生留抵税额,可以申请退税或留抵至下期。
- 具体流程如下:
```sq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红字发票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发票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红字发票税额)
```
# (4)账务处理示例
- 销售退回:
```sql
借: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红字)
贷: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红字)
```
- 调整申报表:
- 在申报表中正确填写销售退回的相关数据。
- 如果产生留抵税额,可以在“期末留抵税额”栏反映。
总结
- 本期应纳税额320元:这是根据本期销项税额和减征额计算得出的结果,需要正常缴纳。
- 留抵税额-40元:这是本期结束后的留抵税额,可以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
- 销售退回:如果确实有销售退回,应正确开具红字发票并调整申报表,申请退税或抵税。
因此,建议你先确认销售退回的具体情况,正确开具红字发票并调整申报表,然后根据调整后的申报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如果有进一步的疑问,可以咨询税务机关以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小智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9日
离职赔偿金分录与计提工资不同:计提工资按部门计入成本费用(如管理/销售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而离职补偿应借记“管理费用——离职补偿或辞退福利”,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离职补偿/辞退福利”,实际支付时再从该科目转出至银行存款。两者核算明细科目和用途有本质差异。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不,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本期(即当前申报期)仍然需要缴纳320元的增值税。具体分析如下:
1. 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
- 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次34)显示为320元,这意味着在本期计算得出的应纳税额为320元。
- 这个金额是根据本期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包括转出的进项税额等)后得出的结果。
2. 期末未缴税额为-40元
- 期末未缴税额(栏次32)显示为-40元,这表示截止到本期结束,你有40元的增值税留抵税额。
- 留抵税额是指本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部分,可以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
3. 本期是否需要交320元?
- 是的,本期需要交320元。 “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这是根据本期的税务计算得出的结果,需要在本期进行缴纳。
- 留抵税额不影响本期应纳税额。 虽然你有40元的留抵税额,但这部分留抵税额会在未来的期间用来抵减应纳税额,而不是在本期。
4. 账务处理
# 确认本期应纳税额
```sq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2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20
```
# 实际缴纳税款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20
贷:银行存款 320
```
5. 留抵税额的处理
- 留抵税额会在下期进行抵扣,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40
```
总结
- 本期应交税款:根据申报表,本期应交税款为320元,需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实际缴纳税款。
- 留抵税额:40元的留抵税额会在未来的期间用来抵减应纳税额,本期无需处理。
因此,本期(当前申报期)仍然需要缴纳320元的增值税,而40元的留抵税额可以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如果有进一步的疑问,可以具体查看相关的税务政策或咨询税务机关。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在你描述的情况下,申报表中“期末未缴税额”为-40元,而“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这通常意味着以下几点:
1. “期末未缴税额”为-40元:
- 这表示截止到本期结束,你有40元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可以用于未来抵减应纳税额。
2. “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
- 这是本期计算得出的应纳税额,即本期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为320元。
本期是否需要交320元?
- 是的,本期需要交320元。因为“本期应补(退)税额”为320元,这是根据本期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包括转出的进项税额等)后得出的结果。
- 留抵税额不影响本期应纳税额:虽然你有40元的留抵税额,但这部分留抵税额会在未来的期间用来抵减应纳税额,而不是在本期。
账务处理
1. 确认本期应纳税额:
```sq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2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20
```
2. 实际缴纳税款: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20
贷:银行存款 320
```
留抵税额的处理
留抵税额会在下期进行抵扣,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40
```
总结
- 本期应交税款:根据申报表,本期应交税款为320元,需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实际缴纳税款。
- 留抵税额:40元的留抵税额会在未来的期间用来抵减应纳税额,本期无需处理。
这样可以确保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如果有进一步的疑问,可以具体查看相关的税务政策或咨询税务机关。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针对你描述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账务处理和调整:
1. 处理减征额280元
减征额280元导致“期末未缴税额”变为-40元,这表示有可抵减的增值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sq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280
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280
```
2. 调整“期末未缴税额”为-40元
“期末未缴税额”为-40元,表示有40元的留抵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40
```
3. 处理未体现的附加税抵减
如果之前应该退的附加税在报表上没有体现,需要手动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 (1)查找附加税负数原因
分析之前产生附加税负数的具体情况(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 (2)进行抵减处理
在本期申报时,将之前的附加税负数进行抵减,确保准确反映在报表中。
例如,假设之前产生了-20元的城建税负数: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20
```
4. 手动调整报表
如果报表上未体现正确的附加税抵减,可以在申报时手动调整相关栏次,确保数据准确。
总结
- 减征额处理: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 留抵税额调整: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进行调整。
- 附加税抵减:查找原因并在本期申报时进行抵减,必要时手动调整报表。
这样可以确保账务处理和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要解决账上留底税360元与报表不一致及附加税负数消失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调整留底税:
- 核对差异来源:确认这360元留底税在账上和报表中的具体差异点。
- 账务调整:如果属于简易计税的留底税,应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中进行调整,确保与报表一致。
2. 处理附加税负数:
- 查找负数原因:分析之前产生附加税负数的具体情况(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 抵减处理:在本期申报时,将之前的附加税负数进行抵减,确保准确反映在报表中。
3. 账务处理示例:
- 调整留底税:
```sql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60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360
```
- 抵减附加税:
```sql
借:应交税费——城建税等(负数部分)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其他相关科目)
```
这样可以平掉账面差异,保证账表一致。
木森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进项发票自动生成日记账是软件预设的自动化机制,旨在确保财务数据同步。当发票录入时系统会自动匹配结算科目(如银行/现金账户),并强制关联生成对应日记账条目以防止数据脱节。该设计可提高核算效率并保证业务、资金流与账务的一致性。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1. 留抵税额处理:账上将简易计税的360元记为留抵税,但在申报表“未交税额”中减掉,而“本期应交税额”未减,导致申报表与账面不一致。
2. 附加税计算:之前留抵税产生的附加负数未抵减,影响了本期附加税的正确计算。
3. 调整建议:确保简易计税的360元在“本期应交税额”中正确扣除,并将留抵税产生的附加负数进行抵减,保持账表一致。
这样可以解决申报表与账面差异的问题。
木棉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9日
基本正确,但需区分情况:若直接支付(如印花税),可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银行存款”;若先计提后缴纳,则先通过“应交税费”过渡。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的分录是对的,即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税金及附加”。
莎莎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29日
是的,只要发票、合同和资金流一致,且最终计入成本,不会影响财务处理的合规性。但建议正确分类为“工程施工”或“主营业务成本”,以准确反映业务性质。
莎莎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29日
该成本票应归类到“工程施工”或“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成本”或“工程成本”科目,具体为“爆破工程成本”。
曦月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16日
是的,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通常为3%)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以下是具体说明:
---
### 1. 为什么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直接按销售额乘以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涉及进项税额的抵扣。
- 税法明确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用于抵扣。
---
### 2. 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支付款项时,价税合计金额全部计入成本或费用,无需单独核算进项税额。
- 例如,您提到的两笔费用(商品条码加入费和维护费)均含税,直接按价税合计金额计入费用即可,分录如下: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商品条码及维护费 2080.00
贷:银行存款 2080.00
```
---
### 3. 特殊情况说明
- 如果企业未来转为一般纳税人,则可以从转换之日起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但在此之前,小规模纳税人期间取得的进项税额一律不得抵扣。
- 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留存备用(如未来转为一般纳税人),但当前不能用于抵扣。
---
### 4. 政策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明确,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
### 总结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所有进项税额均不得抵扣,支付款项时直接按价税合计金额计入成本或费用即可。如果您的企业未来计划转为一般纳税人,可以提前了解相关政策,但当前仍需按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处理。
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木棉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结转税金及附加时,期末将“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税金及附加”。该操作反映在利润表中,减少净利润。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账上将进项税转为留抵税额(137.14元),应在申报表的“进项税额”栏反映,这是正确的。如果申报表中该笔已计入“进项税额”栏,说明账实一致。确保账务处理与申报表填写同步即可。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1日
计提时已预缴税款,收款开票时无需重复缴税,只需补做开票分录(借:银行存款;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应交税费)。原计提分录保留,通过红字冲销调整税额差额即可。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1日
企业间合法借贷受法律保护;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合规;无论对方是否索票,均需按税法规定主动开具增值税发票并申报纳税。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1日
按审计意见调整即可,保持账务与业务实质一致最重要。后续注意合同条款与经营范围匹配,避免类似问题。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1日
是的,审计要求下应按企业实际经营范围记账。若营业执照无相关资质,利息收入确应冲减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收入”),不可确认为营业收入。开票时直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及对应税费即可。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不客气!规范记账是关键,后续遇到类似业务可直接按此逻辑处理。有其他财税问题随时交流~
金田老师
回复
杨**师
07月29日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使用年限超1年、单位价值达标且用于经营活动),应作为资产入账;若仅为低值易耗品或短期消耗,则费用化处理。建议结合企业会计政策及税法规定判断。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开票时补做销项确认:借其他应收款(红字冲销原暂估),贷其他业务收入(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同时按发票全额重做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不会重复。前期计提属暂估入账(借其他应收款,贷其他业务收入/销项税);后期实际收款开票时冲减应收、确认现金流入,两笔分录对应不同阶段,逻辑清晰无重复。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不需要红字冲销。直接按开票金额做标准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此前计提的分录保留即可,无需调整。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企业间借款利息收入无需红字冲销。正确做法是:计提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非金融企业的利息收入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并同步确认销项税额,不涉及财务费用红字冲销。
杨阳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8日
借款利息与销项后期开票的处理方式不同:前者按权责发生制直接确认收入(如借银行存款/贷财务费用或利息收入科目),无需红字冲销;后者才需红冲原分录后重新做标准开票分录。若用二级明细核算,利息收入需单独设置科目(如“其他业务收入—利息”),而销项税额必须同步调整,不可忽略。两者业务性质不同,会计处理应区分对待。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报表中,一般计税的留抵税额(3302元)在“期末留抵税额”栏反映,不影响第24栏“应纳税额”的计算。第24栏仅显示简易计税的-360元,因简易计税直接在此体现,而一般计税的留抵则在其他栏次体现。这是增值税申报表的标准处理方式。
曦月老师
回复
菠萝
08月20日
一般计税与简易计税需分开填报,3302元体现在主表“期末留抵税额”栏次,而第24栏“应纳税额”仅反映简易计税部分的-360元,两者不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