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老师
回复
晓晓老师
2025年07月11日
别着急,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一、关于调整到往来科目的原因
1. 还原业务实质
- 当初你支付款项的时候,没有收到发票,直接计入了管理费用。从会计准确性的角度讲,在没有收到发票时,这笔钱应该算是预付或者暂付的性质,所以要先调整到往来科目(比如“其他应收款”)。这样能更真实地反映这笔资金的状态,就好像你把钱暂时借给供应商,等拿到发票再来冲销这个往来。
2. 避免重复记账
- 如果直接冲减管理费用,在账务处理上会有些混乱。因为去年已经记录了一笔管理费用,今年如果直接反向冲减,在账目清晰度和逻辑性上不够好。通过往来科目过渡,可以让账务的来龙去脉更清楚。
二、挂账部分的处理
1.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 当收到发票后,你就可以用这个往来科目来冲减。比如之前挂账在“其他应收款”,现在收到发票,就可以做分录“借:管理费用(根据发票实际金额,这里假设发票金额和之前支付金额一致)150000,贷:其他应收款150000”。这样就把之前挂的往来账目平掉了。
2. 如果发票金额与支付金额有差异
- 例如发票金额是140000元,那在做冲销往来的分录时,“借:管理费用140000,贷:其他应收款150000”,然后还需要处理差额部分,差额10000元可以做“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贷:其他应收款10000”(如果差额是去年就产生的,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者如果确定是今年的费用变化等原因,可以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或者其他合适科目。
3. 税务方面考虑
- 在税务处理上,如果去年已经做了汇算清缴,对于这种没有发票的情况,可能需要在收到发票的当年进行税务调整。如果发票可以在今年税前扣除,那在计算今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按照规定在限额内扣除这部分费用。
简单来说,先把钱调整到往来科目,是为了更准确地记录这笔款项的性质,后续收到发票再从往来科目转出,这样可以保证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