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算 2×17 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17 年末剩余存货数量:1000 件 - 100 件 = 900 件
2×17 年末剩余存货成本:500 万元 × 90% = 450 万元
2×17 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 400 万元 - 预计销售费用 10 万元 = 390 万元
2×17 年应计提跌价准备:450 万元 - 390 万元 = 60 万元(这是 900 件存货共同承担的减值)
解析 2×18 年结转跌价准备的公式
公式分子 “60×50%”:60 万元是 2×17 年计提的总跌价准备,500 件是 2×18 年销售数量,先体现 “销售部分对应的总减值份额”。
公式分母 “90%”:对应 2×17 年末剩余存货占初始总存货的比例(900 件 / 1000 件),本质是通过 “总减值 ÷ 剩余存货数量比例”,算出单位存货承担的减值,再匹配当期销售数量。
简化理解:单位存货减值 = 60 万元 ÷ 900 件 ≈ 0.0667 万元 / 件,2×18 年销售 500 件,结转减值 = 500 件 × 0.0667 万元 / 件 ≈ 33.33 万元,和原公式结果一致。
先算 2×17 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17 年末剩余存货数量:1000 件 - 100 件 = 900 件
2×17 年末剩余存货成本:500 万元 × 90% = 450 万元
2×17 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 400 万元 - 预计销售费用 10 万元 = 390 万元
2×17 年应计提跌价准备:450 万元 - 390 万元 = 60 万元(这是 900 件存货共同承担的减值)
解析 2×18 年结转跌价准备的公式
公式分子 “60×50%”:60 万元是 2×17 年计提的总跌价准备,500 件是 2×18 年销售数量,先体现 “销售部分对应的总减值份额”。
公式分母 “90%”:对应 2×17 年末剩余存货占初始总存货的比例(900 件 / 1000 件),本质是通过 “总减值 ÷ 剩余存货数量比例”,算出单位存货承担的减值,再匹配当期销售数量。
简化理解:单位存货减值 = 60 万元 ÷ 900 件 ≈ 0.0667 万元 / 件,2×18 年销售 500 件,结转减值 = 500 件 × 0.0667 万元 / 件 ≈ 33.33 万元,和原公式结果一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