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计算
例子:A 公司花 200 万元买了 B 公司 20% 股份(能重大影响),B 公司当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000 万元(20% 对应 200 万元,初始成本无需调整)。
第一年 B 公司赚了 100 万元,A 公司按比例享有的 20 万元(100×20%)会增加投资价值。
此时 A 公司这笔投资的账面价值 = 200 万 + 20 万 = 220 万元。
(2)原公允价值计量的账面价值计算
例子:C 公司买了 D 公司 5% 的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花了 50 万元。
年底这股票涨到 60 万元,此时账面价值就是 60 万元(直接等于公允价值)。
如果 C 公司后来再花 300 万元买 D 公司 40% 股份(实现控制),合并时初始成本 = 原账面价值 60 万 + 新花的 300 万 = 360 万元。
1)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计算
例子:A 公司花 200 万元买了 B 公司 20% 股份(能重大影响),B 公司当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000 万元(20% 对应 200 万元,初始成本无需调整)。
第一年 B 公司赚了 100 万元,A 公司按比例享有的 20 万元(100×20%)会增加投资价值。
此时 A 公司这笔投资的账面价值 = 200 万 + 20 万 = 220 万元。
(2)原公允价值计量的账面价值计算
例子:C 公司买了 D 公司 5% 的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花了 50 万元。
年底这股票涨到 60 万元,此时账面价值就是 60 万元(直接等于公允价值)。
如果 C 公司后来再花 300 万元买 D 公司 40% 股份(实现控制),合并时初始成本 = 原账面价值 60 万 + 新花的 300 万 = 360 万元。
更多
小智老师
回复
必过老师
08月07日
不客气!遇到其他财税问题随时来问,高效精准处理是关键~
杨阳老师
回复
小**师
07月28日
若为享受退(免)税的出口业务,理论上发票应在确认收入当月开具;但实务中允许跨月补开,只要报关单与发票金额、汇率一致且能证明发货时间早于报关单即可。不过,延迟开票可能影响退税进度或引发税务核查风险,建议尽量按月匹配以规避潜在问题。
小智老师
回复
必过老师
08月07日
因数据同步有延迟,提交后第三天才能确保单位端可见。路径: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顶部菜单栏“综合所得申报”→点击左侧“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批量导入/导出”→选择相应月份下载更新即可。
小智老师
回复
必过老师
08月07日
员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自行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并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时,单位需在提交后第三天起通过扣缴端下载更新数据,即可在预扣预缴时自动享受减免;若未及时下载则无法按月扣除,需待次年汇算清缴时补救。
小智老师
回复
必过老师
08月07日
是的。若员工自行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且单位未及时下载更新信息,导致预扣时未足额扣除,多缴税款将在次年3-6月汇算清缴时统一办理退税。建议单位定期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的“下载更新”功能同步员工最新数据,确保按月准确预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