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9日
更换入账主体(从个人到公司)的会计分录可以如下处理:
1. 冲回原个人名下的记录:
- 借:应收账款(个人) (红字)
贷:相关收入科目(红字)
2. 重新记录为公司名下:
- 借:应收账款(公司)
贷:相关收入科目
示例分录:
假设原记录为:
- 借:应收账款——张三 100,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冲回原记录:
- 借:应收账款——张三 100,000 (红字)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红字)
重新记录:
- 借:应收账款——XX公司 100,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注意事项:
- 税务处理:确保税务申报相应调整,可能需要补缴税款。
- 合同与发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合同、发票等,证明款项归属变更的合理性。
这样操作可以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9日
更换入账主体(从个人到公司)需进行以下步骤:
1. 调整账目:将原个人名下的相关账目调整至公司名下,确保账务准确。
2. 补充凭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合同、发票等,证明款项归属变更的合理性。
3. 税务处理:向税务机关报备变更情况,可能需要补缴相关税费。
确保所有操作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5日
少报收入且过了申报期,后续修改较为复杂。需向税务机关申请更正申报,可能涉及滞纳金或罚款。建议尽快联系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按要求进行更正。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4日
银行流水和账目记录不一致会导致对账困难和财务报表错误。具体问题如下:
1. 方向不一致:银行流水中的“借”通常表示资金增加(存入),而“贷”表示资金减少(支出)。账目记录应与此对应,即银行存入记为“借”,支出记为“贷”。
2. 金额差异:账目中136行和138行的金额与银行流水不符,需要调整借贷方向以匹配实际交易。
3. 对账需求:保持一致便于定期对账,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因此,需调整账目中的借、贷方向,使其与银行流水一致。
莎莎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4日
在税款计算提示框中,系统会直接显示“继续保持”或“从1月更正”的选项。如果未显示,可尝试以下步骤:1. 确认人员信息采集是否完整;2. 重新进入税款计算界面;3. 如仍无选项,联系税务软件客服获取具体指导。
莎莎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4日
在人员信息采集界面,如果没有“继续保持”选项,直接选择“从1月更正”即可。然后重新计算税款,确保数据准确。如有疑问,可咨询税务机关确认具体操作。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4日
不对。账目中的借、贷方向与银行流水不一致。应将账目中136行和138行的借、贷方向互换,确保与银行流水记录一致,实现账实相符。
淼淼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4日
✅ 可挂账处理,按净额法入成本(无需发票)。借记“工程施工”,贷记“应付账款”(净额)+“其他应付款”(代扣部分)。税务合规前提下,凭合同/协议列支即可。
淼淼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04日
### 关键处理原则
1️⃣ 罚款性质:属于价外费用,冲减合同金额,不确认收入;
2️⃣ 会计分录:借记“工程施工”(成本),贷记“应付账款”;
3️⃣ 无需营业外收入:因未实际增加企业利益,仅减少应付款。
> 📌 提示:税务上不视同收入,合规操作是按净额开票并结算。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4日
从银行角度看,流水记录应准确反映实际资金流动方向。136行和138行的借、贷方向确实需要互换,以正确体现资金的存入(借)和支出(贷)。调整后确保每笔交易的借贷方向与实际业务一致。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4日
不对。136行和138行的借、贷方向需要互换,以确保金额正确记录在相应的科目中。调整后应为:136行“借”改为“贷”,“贷”改为“借”;138行同理。这样可以保证借贷平衡。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4日
银行流水中的借、贷方向确实填反了。136行的“借”应为“贷”,“贷”应为“借”;138行同理。调整后确保借贷平衡。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14日
是的,方向填反了。136行和138行的借、贷方向应该互换,确保金额正确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调整后重新核对总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