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盘盈固定资产增加利润从而增加应交税费,以及与资产增加的因果关系如下:
盘盈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利润增加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核算。
确定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通常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比如盘盈的设备,会参考当前市场上购置相同或类似全新设备的价格,并考虑其新旧程度等因素,假设确定该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10000 元。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
调整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增加,相当于以前年度利润增加,需补缴所得税。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则应补缴所得税 2500 元(10000×25%)。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2500 。
结转留存收益:调整完所得税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的余额转入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同时按规定计提盈余公积。若按 10%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为 7500 元(10000 - 2500),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 750 (7500×10%)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6750 。
利润增加体现:从上述处理可知,最终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转入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留存收益,也就是增加了以前年度的利润。
与资产增加的因果关系
资产增加:盘盈固定资产,使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增加,企业的资产总额上升,这是直观的资产增加表现。
利润增加逻辑:盘盈的固定资产意味着企业在过去取得了一项本应记录却未记录的资产,该资产在以前期间的使用、折旧等情况未进行会计处理。通过盘盈处理,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实际上是对以前会计期间核算遗漏或错误的纠正。这使得以前年度的利润核算更准确,体现出利润增加。所以,资产增加是盘盈的直接结果,而利润增加是对前期会计处理调整的结果,两者相互关联,资产的盘盈触发了对以前年度利润的调整 。
企业盘盈固定资产增加利润从而增加应交税费,以及与资产增加的因果关系如下:
盘盈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利润增加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核算。
确定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通常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比如盘盈的设备,会参考当前市场上购置相同或类似全新设备的价格,并考虑其新旧程度等因素,假设确定该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10000 元。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
调整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增加,相当于以前年度利润增加,需补缴所得税。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则应补缴所得税 2500 元(10000×25%)。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2500 。
结转留存收益:调整完所得税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的余额转入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同时按规定计提盈余公积。若按 10%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为 7500 元(10000 - 2500),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 750 (7500×10%)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6750 。
利润增加体现:从上述处理可知,最终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转入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留存收益,也就是增加了以前年度的利润。
与资产增加的因果关系
资产增加:盘盈固定资产,使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增加,企业的资产总额上升,这是直观的资产增加表现。
利润增加逻辑:盘盈的固定资产意味着企业在过去取得了一项本应记录却未记录的资产,该资产在以前期间的使用、折旧等情况未进行会计处理。通过盘盈处理,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实际上是对以前会计期间核算遗漏或错误的纠正。这使得以前年度的利润核算更准确,体现出利润增加。所以,资产增加是盘盈的直接结果,而利润增加是对前期会计处理调整的结果,两者相互关联,资产的盘盈触发了对以前年度利润的调整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