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老师
回答于2025年04月21日
金牌答疑老师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你这事儿啊……得先理清楚几个关键问题。
1. 成本暂估的“病根”在哪?
小规模纳税人暂估成本本身不违规,但税务局不认的核心是:有没有真实业务支撑?比如劳务公司的成本通常是人工工资、社保、场地费等,如果完全没票据,硬生生凑数,等于自己给自己埋雷。专管员让调出,说明他们认定这些成本“虚”得很。
2. 现在怎么“拆弹”?
- 第一步:停手别动! 别再提交任何暂估成本的报表,先稳住局面。
- 第二步:紧急补课! 把42万成本对应的原始凭证(哪怕白条)全部整理出来,证明业务真实性。比如:
- 工人身份证+考勤表+银行流水(现金发工资需备注)
- 租赁合同(哪怕个人房东去税务局代开发票)
- 采购工具、耗材的收据(小额零星支出可凭收据入账)
- 第三步:写情况说明
给税局递个书面解释,重点说:
> “我司因2023年刚成立,财务经验不足,误将未取得发票的成本暂估入账,现已积极整改,并补充提供相关业务凭证……”
(注意态度诚恳,别甩锅给会计)
3. 最狠的杀招: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小规模所得税=(收入50万 - 实际成本)2.5%(优惠税率)或5%(基准税率)。
- 如果完全没成本,50万×5%=2.5万税;
- 如果有部分真实成本(比如你整理出10万凭证),则(50万-10万)×5%=2万税。
关键点:用真实凭证换减税! 哪怕只有部分成本能补救,也能少交几千块。
4. 长远建议:别再踩坑!
- 2024年起,每月成本票据(哪怕小额收据)单独装订,备注“待补票”;
- 工人工资必须银行转账,备注“X月工资”;
- 每年找税务师做一次汇算清缴预审,别等专管员敲门才慌。
最后唠叨一句:税局这次只是警告,如果明年还敢大规模暂估无票成本……那可能就不是补税这么简单了。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你这事儿啊……得先理清楚几个关键问题。
1. 成本暂估的“病根”在哪?
小规模纳税人暂估成本本身不违规,但税务局不认的核心是:有没有真实业务支撑?比如劳务公司的成本通常是人工工资、社保、场地费等,如果完全没票据,硬生生凑数,等于自己给自己埋雷。专管员让调出,说明他们认定这些成本“虚”得很。
2. 现在怎么“拆弹”?
- 第一步:停手别动! 别再提交任何暂估成本的报表,先稳住局面。
- 第二步:紧急补课! 把42万成本对应的原始凭证(哪怕白条)全部整理出来,证明业务真实性。比如:
- 工人身份证+考勤表+银行流水(现金发工资需备注)
- 租赁合同(哪怕个人房东去税务局代开发票)
- 采购工具、耗材的收据(小额零星支出可凭收据入账)
- 第三步:写情况说明
给税局递个书面解释,重点说:
> “我司因2023年刚成立,财务经验不足,误将未取得发票的成本暂估入账,现已积极整改,并补充提供相关业务凭证……”
(注意态度诚恳,别甩锅给会计)
3. 最狠的杀招: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小规模所得税=(收入50万 - 实际成本)2.5%(优惠税率)或5%(基准税率)。
- 如果完全没成本,50万×5%=2.5万税;
- 如果有部分真实成本(比如你整理出10万凭证),则(50万-10万)×5%=2万税。
关键点:用真实凭证换减税! 哪怕只有部分成本能补救,也能少交几千块。
4. 长远建议:别再踩坑!
- 2024年起,每月成本票据(哪怕小额收据)单独装订,备注“待补票”;
- 工人工资必须银行转账,备注“X月工资”;
- 每年找税务师做一次汇算清缴预审,别等专管员敲门才慌。
最后唠叨一句:税局这次只是警告,如果明年还敢大规模暂估无票成本……那可能就不是补税这么简单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