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最低20年(会计政策可延长)。
2️⃣ 进项抵扣:一次性全额抵扣(不动产允许加速折旧政策下)。
3️⃣ 分录示例:
- 购入时:`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 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
1️⃣ 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最低20年(会计政策可延长)。
2️⃣ 进项抵扣:一次性全额抵扣(不动产允许加速折旧政策下)。
3️⃣ 分录示例:
- 购入时:`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 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
淼淼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8日
不客气!规范记账能避免后续查账麻烦,有其他问题随时问我。
淼淼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8日
不重复。银行流水与业务实质分属不同环节,各自需独立附单;前者证明资金动向,后者支撑交易真实性,两者均需完整存档以满足核算与审计要求。
淼淼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8日
不可行!原始单据必须随凭证归档,仅标注编号无法替代附件,审计或核查时会因凭证不完整被认定违规。
淼淼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15日
领用不等于销售。领用通常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从仓库领出原材料或半成品用于生产的数量。而销售则是产品完成生产并售出的数量。在成本核算中,领用的8000件是用于本月实际生产的数量,而非销售数量。销售数量(如2500台和7000台)是在生产完成后进入销售环节的数量。
淼淼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15日
8000件来自“本月生产费用”行的产量。具体如下:
1. 月初在产品成本:3000件。
2. 本月生产费用:8000件。
3. 合计:11000件(3000 + 8000)。
因此,8000件是指本月实际投入生产的数量,用于计算本月的生产成本。
希文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06日
明白了,你提到的“合计是2695”可能是指原始支付的金额。我们来具体分析当前凭证的借贷平衡情况:
### 当前凭证情况:
1. 借方金额:
- 银行存款:2569.48
- 合计:2569.48
2. 贷方金额:
- 主营业务成本(红字):-2542.45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152.55
- 营业外支出-其他:125.52
- 合计:-2542.45 - 152.55 + 125.52 = -2569.48(绝对值为 2569.48)
### 借贷平衡检查:
- 借方合计: 2569.48
- 贷方合计(绝对值): 2569.48
借贷双方金额相等,实现了平衡。
### 关于“合计是2695”的理解:
- 原始支付金额(2695) 是之前的操作记录,与当前退保操作无关。
- 当前退保操作的合计金额(2569.48) 是实际收到的退保金额,这是当前凭证需要平衡的金额。
### 结论:
当前凭证的处理是正确的,借贷双方金额相等,实现了平衡。如果系统仍提示不平衡,可能是以下原因:
1. 录入符号问题: 确认红字金额正确录入为负数。
2. 系统设置问题: 检查系统是否有特殊设置或要求。
3. 其他未关闭凭证: 确认没有其他未关闭的凭证影响当前凭证的平衡。
建议再次检查凭证录入细节,确保红字正确录入为负数。如果仍有问题,可以尝试重新录入或咨询系统支持。
小智老师
回复
希**师
07月25日
包工头开票时,他的税务系统无需登记你们的外经证。他应根据实际施工地点和业务性质开具建筑服务发票。你们的外经证用于自身税务管理,不影响包工头开票。
希文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06日
这样做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 借方金额:
- 银行存款:2569.48
- 合计:2569.48
2. 贷方金额:
- 主营业务成本(红字):-2542.45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152.55
- 营业外支出-其他:125.52
- 合计:-2542.45 - 152.55 + 125.52 = -2569.48(绝对值为 2569.48)
### 结论:
- 借方合计:2569.48
- 贷方合计(绝对值):2569.48
借贷双方金额相等,实现了平衡。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是正确的。
如果系统仍提示不平衡,可能是录入时的符号或格式问题,建议检查录入细节,确保红字正确录入为负数。
希文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05日
理解你的困惑,我们来具体分析:
1. 原支付凭证(6月):
-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42.45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2.55
- 贷:银行存款 2695.00
2. 退保凭证(7月):
- 借:银行存款 2569.48
- 贷:主营业务成本 2542.45(红字,即 -2542.45)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52.55(红字,即 -152.55)
- 贷:其他支出/营业外支出 125.52
### 具体数字分析:
- 借方合计:2569.48(银行存款)
- 贷方合计:-2542.45(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 -152.55(应交税费红字) + 125.52(其他支出) = -2542.45 - 152.55 + 125.52 = -2569.48
因此,正确的借贷平衡应该是:
- 借方:2569.48
- 贷方:-2542.45 - 152.55 + 125.52 = -2569.48(绝对值为 2569.48)
这样,借方 2569.48 和贷方绝对值 2569.48 是相等的,实现了借贷平衡。
### 结论:
- 红字处理:红字金额在贷方,实际是减去相应金额。
- 差额处理:差额 125.52 在贷方,作为其他支出或营业外支出。
因此,上述分录是正确的,确保了借贷平衡。如果系统仍提示不平衡,可能是录入时的符号或格式问题,建议检查录入细节。
希文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05日
问题在于贷方红字处理导致的不平衡。正确做法应为:
1. 借:银行存款 2569.48
2. 贷:主营业务成本 2542.45
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52.55
4. 贷:其他支出/营业外支出 125.52(差额部分)
这样,借方合计 2569.48,贷方合计也是 2569.48(2542.45 + 152.55 + 125.52),确保借贷平衡。
希文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05日
退保险费时,应红字冲销原分录,确保借贷平衡。具体为:借银行存款2569.48,贷主营业务成本2542.45、应交税费-增值税152.55(红字)。这样处理后,借贷自然平衡。
淼淼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8日
是的,需将合同、送货单、入库单等原件复印后随银行回单作为附件粘贴于记账凭证后,确保银行收支与业务单据一一对应。
竹子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15日
正确。更正申报后多缴的税款可通过汇算清缴申请退还,公司后续不再重复代扣该部分税额,确保最终税负准确。
竹子老师
回复
淼**师
08月15日
立即在本月(8月)工资申报中调减超假薪资部分,同步更正7月个税申报数据;多缴税款可通过下次申报抵扣或申请退税,需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提交修正后的申报表。
淼淼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8日
银行账务处理时仍需独立附合同、送货单和入库单等原始凭证,与销售收入或采购业务的会计凭证分开整理,确保每笔资金流向可追溯。
淼淼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8日
仅凭证和银行回单不够,还需附上相关原始单据如合同、发票等作为支撑依据,确保业务真实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