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货款总额:条纹涤纶布(500×11)+白色亚麻布(800×13)=5,500+10,400=15,900元
2. 本次实际支付金额=总付款−前期欠款−运费=29,900−12,000−2,000=15,900元(与货款一致)
1. 计算货款总额:条纹涤纶布(500×11)+白色亚麻布(800×13)=5,500+10,400=15,900元
2. 本次实际支付金额=总付款−前期欠款−运费=29,900−12,000−2,000=15,900元(与货款一致)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07月25日
若发票内容真实且符合免税政策(如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小额贷款),普票标注免税可正常使用;但需确保业务实质与开票信息一致,保存相关政策依据备查。
木森老师
回复
淼**师
07月14日
是的,这样处理是对的。
当发现3月多计提折旧时,在4月采用红字冲销法进行账务调整,编制借记费用(红字),贷记累计折旧(红字)的分录是正确的做法。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将3月多计提的折旧金额从相关费用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中冲减掉,使账务恢复到正确的状态。同时,由于是红字冲销,也不会对4月的正常账务处理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在进行账务调整时,务必在记账凭证的摘要栏中详细说明调整的原因,如“冲销3月多计提XX固定资产折旧”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审计。
木森老师
回复
淼**师
07月14日
本年利润不用红冲。
发现3月多计提折旧,4月进行调整时,通常是通过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对多计提的折旧相关科目(如“累计折旧”和对应的费用科目)进行调整,不会直接涉及到“本年利润”科目的红冲。
- 红字冲销法:在4月做一笔与3月多计提折旧相同的红字分录,借记“累计折旧”(红字),贷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红字)。这样可以将3月多计提的折旧金额从相关费用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中冲减掉,使账务恢复到正确的状态,不会影响到“本年利润”科目。
- 补充登记法:如果3月多计提折旧是由于少计或漏计某些项目导致,可在4月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调整。即编制一笔补充分录,将少计或漏计的项目补记完整,同时冲减多计提的部分,也不会涉及到“本年利润”科目的红冲。
木森老师
回复
淼**师
07月14日
如果3月多计提了折旧,4月发现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 一、直接冲销法(适用于发现及时且未跨年度等情况)
1. 编制红字冲销分录
- 在4月做一笔与3月多计提折旧相同的红字分录。
- 例如,3月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那么4月冲销时就做:借记“累计折旧”,贷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金额用红字填写)。
2. 调整相关科目余额
- 通过上述红字冲销分录,将3月多计提的折旧金额从相关费用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中冲减掉,使账务恢复到正确的状态。
### 二、补充调整法(适用于需要对前期少提或多提进行综合调整等情况)
1. 计算正确的折旧金额
- 重新核算该固定资产在3月应计提的折旧额,确定多计提的具体金额。
2. 编制调整分录
- 在4月编制调整分录,将多计提的折旧进行调整。
- 例如,3月多计提了100元折旧,经计算3月应计提折旧为200元,已在3月计提了300元。那么4月可做调整分录:借记“累计折旧”100元,贷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100元。同时,在4月正常计提当月折旧时,按正确的折旧计算方法计提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
### 三、注意事项
1. 检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 确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以及企业自身制定的会计政策。如果折旧政策有误导致多计提折旧,需要同时调整折旧政策并重新计算折旧。
2. 考虑税务影响
- 如果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对该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前扣除,多计提的折旧可能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3. 做好账务记录和说明
- 在记账凭证的摘要栏中详细说明调整的原因,如“冲销3月多计提XX固定资产折旧”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审计。同时,要对整个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金田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07日
我理解你的困惑了!既然款项已经实际支付,确实不应该再通过“应付账款-暂估”来挂账,因为“应付账款”代表的是尚未支付的款项,而你已经支付了。以下是更清晰的解决方案,结合你的实际支付情况:
---
### 1. 核心问题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贷:银行存款(无票)。
- 后期取得发票:需要将发票与原凭证匹配,但原凭证已经记录了银行存款的支付。
- 关键点:既然款项已经支付,新分录的贷方不能是“银行存款”,否则会重复记录支付。
---
### 2. 正确处理方式
根据发票内容和实际支付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1)如果发票金额与原凭证金额一致
- 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并在原凭证上备注“补票”。
- 不需要做新分录,因为原凭证已经正确记录了费用和支付。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后期取得发票,直接附在原凭证后,并备注“补票”。
#### (2)如果发票金额小于原凭证金额
- 将发票金额与原凭证匹配,剩余部分作为“管理费用-其他”或“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处理。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后期取得发票800元,编制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800元,贷:银行存款 800元(红字冲销原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800元,贷:银行存款 800元(附发票)。
- 剩余200元:借:管理费用-其他 200元,贷:银行存款 200元。
#### (3)如果发票内容与原凭证费用性质不符
- 将发票单独挂账,并调整原凭证的费用科目。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后期取得食品费发票800元,编制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职工福利费 800元,贷:银行存款 800元(附发票)。
- 同时,在原凭证上备注“已调整,见XX号凭证”。
---
### 3. 为什么不能直接贷记“银行存款”?
- 原凭证已经贷记“银行存款”,表示款项已经支付。
- 如果新分录再次贷记“银行存款”,会导致账上重复记录支付,与实际资金流动不符。
- 因此,新分录的贷方应该是“应付账款-暂估”或直接调整原凭证,而不是再次记录支付。
---
### 4. 总结
- 如果发票金额与原凭证一致,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并备注“补票”。
- 如果发票金额小于原凭证金额,将差额部分作为其他费用处理。
- 如果发票内容与原凭证费用性质不符,将发票单独挂账,并调整原凭证的费用科目。
- 关键点:既然款项已经支付,新分录的贷方不能是“银行存款”,而是通过调整费用科目或备注说明来处理。
希望这次解释能让你彻底明白!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讨论!
金田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07日
你说得非常对!如果不对原凭证进行红字冲销,直接在新分录中再次贷记“银行存款”,确实会导致重复支付银行存款的问题,这是不规范的。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
### 问题分析
1. 原凭证: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 贷:银行存款
- 问题:此时已经记录了银行存款的支付,但未取得发票。
2. 新分录:
- 如果直接做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或其他科目)
- 贷:银行存款
- 问题:这会导致银行存款重复支付,因为原凭证已经记录了一笔银行存款的支付。
---
### 正确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重复支付银行存款,同时确保账务与票据匹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1. 红字冲销法(推荐)
- 步骤:
1. 用红字冲销原凭证: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红字)
- 贷:银行存款(红字)
2. 根据发票内容重新入账: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或其他科目)
- 贷:银行存款
- 优点:
- 清晰反映原凭证的错误(无票入账)。
- 避免重复支付银行存款。
- 符合会计规范,便于审计和税务检查。
#### 2. 补充登记法(不推荐)
- 步骤:
1. 在原凭证后附一张纸条,注明“后期补票,见XX号凭证”。
2. 根据发票内容编制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或其他科目)
- 贷:银行存款
- 问题:
- 会导致银行存款重复支付,因为原凭证已经记录了一笔银行存款的支付。
- 账务与票据不匹配,可能引发税务和审计风险。
#### 3. 单独挂账法(适用部分情况)
- 步骤:
1. 在原凭证后附一张纸条,注明“后期补票,见XX号凭证”。
2. 根据发票内容编制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或其他科目)
- 贷:应付账款-暂估
3. 后期实际支付时:
- 借:应付账款-暂估
- 贷:银行存款
- 适用场景:
- 如果发票金额与原凭证金额不一致,或者发票内容与原费用性质不符,可以采用此方法。
- 注意:
- 此方法需要确保“应付账款-暂估”科目的准确性,避免长期挂账。
---
### 总结
如果不红字冲销原凭证,直接在新分录中再次贷记“银行存款”,会导致银行存款重复支付,这是不规范的。推荐采用红字冲销法,既能避免重复支付,又能确保账务与票据匹配,符合会计规范。如果实在不想红字冲销,可以采用单独挂账法,但需要注意科目的准确性和长期挂账的风险。
金田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07日
你说得对,如果直接在新分录中再次贷记“银行存款”,确实会让人误以为又支付了一笔款项,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不红字冲销的情况下,新分录不能直接贷记“银行存款”,而是需要根据发票的性质和用途,采取更合理的处理方式。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
### 1. 问题分析
- 原凭证已经贷记“银行存款”,表示款项已经支付。
- 如果新分录再次贷记“银行存款”,会导致账上重复记录支付,与实际资金流动不符。
- 因此,新分录的贷方不能是“银行存款”,而应该根据发票的性质进行调整。
---
### 2. 正确处理方式
- 情况一:发票金额与原凭证金额一致
- 如果后期取得的发票金额与原凭证金额一致,且发票内容与实际业务相符,可以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并在原凭证上注明“补票”或“发票已到”。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后期取得发票,直接附在原凭证后,并在原凭证上备注“补票”。
- 注意: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发票金额和内容与原凭证完全一致的情况。
- 情况二:发票金额与原凭证金额不一致
- 如果发票金额小于原凭证金额,可以将差额部分作为“暂估费用”或“其他应付款”处理。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后期取得发票800元,编制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800元,贷:其他应付款-暂估费用 800元(附发票)。
- 剩余200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例如作为“管理费用-其他”或“应付账款-暂估”。
- 情况三:发票内容与原凭证费用性质不符
- 如果发票内容与原凭证的费用性质不符(例如原凭证是办公费,发票是食品费),需要将发票单独挂账,并调整原凭证的费用科目。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办公费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后期取得食品费发票800元,编制新分录:
-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职工福利费 800元,贷:其他应付款-暂估费用 800元(附发票)。
- 同时,在原凭证上备注“已调整,见XX号凭证”。
---
### 3. 为什么不能直接贷记“银行存款”
- 原凭证已经贷记“银行存款”,表示款项已经支付。
- 如果新分录再次贷记“银行存款”,会导致账上重复记录支付,与实际资金流动不符。
- 因此,新分录的贷方应该是“其他应付款-暂估费用”或类似科目,表示发票已经到,但款项已经支付,不需要再次记录支付。
---
### 4. 总结
- 不红字冲销的情况下,新分录的贷方不能是“银行存款”,而应该根据发票金额和性质,选择“其他应付款-暂估费用”或类似科目。
- 如果发票金额与原凭证一致,可以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并备注“补票”。
- 如果发票金额或内容与原凭证不符,需要通过补充分录或调整科目进行处理,确保账务与票据一致。
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到你,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讨论!
金田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07日
不红字冲销的话,不建议直接把发票附在原来的凭证后面。这种做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
---
### 1. 账务处理不规范
- 原凭证记录的账务信息(如费用性质、金额等)可能与实际取得的发票内容不符。如果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会导致账务与票据不匹配,无法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
- 例如,原凭证记录的是“办公费”,但后来取得的发票是“食品费”,如果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会造成费用性质混淆,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
### 2. 税务风险
- 如果发票内容与实际业务不符,或者发票金额与原凭证金额不一致,可能会引发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可能会认为企业存在虚开发票或虚假记账的行为。
- 例如,原凭证记录的是1000元费用,但后来取得的发票金额是800元,如果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会导致账务与发票金额不符,可能被认定为不合规。
---
### 3. 审计风险
- 在审计或财务检查中,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可能会被认定为账务处理不清晰,甚至被怀疑存在人为调整账务的嫌疑。
- 审计人员通常要求账务处理与票据内容完全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明确说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
### 4. 正确的做法
如果不希望红字冲销原凭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更规范的方式:
#### (1)补充登记法
- 在原凭证后附一张纸条,注明“后期补票,见XX号凭证”或类似说明。
- 然后,根据发票内容,编制一张新的记账凭证,将发票对应的费用按照正确的会计科目进行登记。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新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职工福利费 800元,贷:银行存款 800元(附超市发票)。
- 同时,在原凭证上备注“已补票,见XX号凭证”。
#### (2)单独挂账法
- 如果发票内容与原费用性质不符,可以将发票单独挂账,作为其他费用处理。
- 例如:
- 原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无票)。
- 新凭证: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期间费用-其他 800元,贷:应付账款-暂估 800元(附超市发票)。
- 待后期明确费用性质后,再进行调整。
---
### 总结
不建议直接将发票附在原凭证后,因为这样会导致账务与票据不匹配,增加税务和审计风险。更规范的做法是采取补充登记法或单独挂账法,确保账务处理与票据内容一致,同时保留清晰的财务记录。
金田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07日
在会计处理中,规范和准确是至关重要的原则。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分析和建议:
### 一、初始报销无发票时的账务处理
当报销工地各种费用没有发票时,前期做的账务处理借记“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期间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是合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应在财务上做好相应的备查记录,详细记录这笔费用的具体用途、金额、相关事项等信息,以便后续发票到来时能够准确地进行核对和处理。
### 二、后期取得其他发票时的账务处理
1. 不建议直接冲减原分录
- 虽然后期取得了其他发票,但不能简单地直接冲减之前的账务记录。因为当初的费用发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当时没有取得合规发票,而后来取得的发票可能与实际费用的发生并不完全匹配,直接冲减可能会导致账务混乱,无法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2. 正确的处理方法
- 红字冲销原分录并重新入账:可以先用红字编制相同的记账凭证,将原分录冲销,即借记“银行存款”(红字),贷记“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期间费用”(红字)。然后,根据取得的发票内容和实际业务情况,按照正常的报销流程和会计科目进行重新入账。例如,如果取得的是超市发票,且该发票与工地实际发生的某些小额零星采购或员工福利等相符,可借记“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期间费用(具体明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
- 补充登记:如果不想红字冲销原分录,也可以在取得发票后,对原费用进行补充登记。即在原记账凭证后附取得的发票作为补充凭证,同时编制一张调整凭证,将发票对应的金额按照正确的会计科目进行登记。例如,若原费用计入了“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期间费用 - 办公费”,而取得的超市发票是用于购买工地员工的食品等福利支出,应借记“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 期间费用 - 职工福利费”,贷记“银行存款”等,并对原记账凭证进行备注说明。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务必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及发票内容与实际经济业务的关联性。同时,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虚假记账或税务风险。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07月25日
手续费收入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现代服务类目),税率按企业资质选6%或免税,不可开专用发票。若属免税范围需在备注栏注明政策依据。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07月25日
立即作废错误发票并重开正确税率的手续费发票;已入账的需红字冲销原分录,重新按实际金额和税率记账,确保税费处理合规。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07月25日
小企业准则不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跨年发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开错免税类型,需按实际税率补缴增值税并更正账务。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07月25日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若去年已按回单入账且金额一致,可直接将发票附于原凭证后冲销;跨年专票虽已抵扣但需转出进项税,调整分录为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相关科目;普票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