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会计,我来给你说道说道个人给公司打钱没有开票的做账问题以及个人能否开票这件事儿。
### 一、个人给公司打钱没有开票的做账方法
1. 作为预收账款处理:如果这笔钱是跟公司业务相关,后续可能会开发票,那可以先记到“预收账款”科目里。比如你是个卖货的公司,个人先打了款但没要发票,你就做分录: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 - [具体客户或个人名称]”。等以后开了发票再从预收账款转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计提税金,分录是:借“预收账款 - [具体客户或个人名称]”,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如有)”。
2. 作为其他应付款处理:要是这钱不是业务相关的收入,而是个人借款之类的,那就记到“其他应付款”科目。比如个人借给公司钱,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 - [个人名称]”。以后还钱的时候,再从其他应付款里冲掉,做:借“其他应付款 - [个人名称]”,贷“银行存款”。
### 二、个人给公司打钱能否开票
1. 从税法规定来看:一般情况下,个人去税务局是可以代开发票的。不过得满足一定条件,得有真实的业务发生,比如你给公司提供了劳务或者卖了东西,有这个实际交易存在,才可以去代开。而且去代开的时候,得带上身份证原件、付款方(也就是公司)出具的付款证明(上面得有公司全称、税务识别号这些信息,还得加盖公司公章),到当地税局去申请代开。
2. 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有些公司比较正规,要求必须有发票才能付款或者确认业务,这时候个人为了能让公司正常入账,也会去代开发票。但也有些小额的、不太正规的交易,可能双方就没那么严格要求发票,不过从财务规范和税务合规的角度来说,还是建议尽量取得发票或者按规范处理无票业务。
总之,个人给公司打钱没有开票的情况在账务处理上要根据款项性质选择合适的科目,而个人能否开票要依据税法规定和实际业务情况来确定,并且都要保证财务处理和税务申报的合规性,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作为一名老会计,我来给你说道说道个人给公司打钱没有开票的做账问题以及个人能否开票这件事儿。
一、个人给公司打钱没有开票的做账方法
1. 作为预收账款处理:如果这笔钱是跟公司业务相关,后续可能会开发票,那可以先记到“预收账款”科目里。比如你是个卖货的公司,个人先打了款但没要发票,你就做分录: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 - [具体客户或个人名称]”。等以后开了发票再从预收账款转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计提税金,分录是:借“预收账款 - [具体客户或个人名称]”,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如有)”。
2. 作为其他应付款处理:要是这钱不是业务相关的收入,而是个人借款之类的,那就记到“其他应付款”科目。比如个人借给公司钱,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 - [个人名称]”。以后还钱的时候,再从其他应付款里冲掉,做:借“其他应付款 - [个人名称]”,贷“银行存款”。
二、个人给公司打钱能否开票
1. 从税法规定来看:一般情况下,个人去税务局是可以代开发票的。不过得满足一定条件,得有真实的业务发生,比如你给公司提供了劳务或者卖了东西,有这个实际交易存在,才可以去代开。而且去代开的时候,得带上身份证原件、付款方(也就是公司)出具的付款证明(上面得有公司全称、税务识别号这些信息,还得加盖公司公章),到当地税局去申请代开。
2. 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有些公司比较正规,要求必须有发票才能付款或者确认业务,这时候个人为了能让公司正常入账,也会去代开发票。但也有些小额的、不太正规的交易,可能双方就没那么严格要求发票,不过从财务规范和税务合规的角度来说,还是建议尽量取得发票或者按规范处理无票业务。
总之,个人给公司打钱没有开票的情况在账务处理上要根据款项性质选择合适的科目,而个人能否开票要依据税法规定和实际业务情况来确定,并且都要保证财务处理和税务申报的合规性,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更多
竹子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6月30日
(眉头紧锁,手指敲桌子)这种操作风险太大!没发票、没合同硬凑成本,税务一查就死翘翘。不过既然老板要这么干,可以这样擦边球操作,但必须留好后路:
一、“暂估”的合规底线
1. 仅用于真实发生的业务
- 必须实际提供了服务/货物(比如员工福利已发放但未开票)
- 忌虚构交易,否则属于偷税!
2. 三流一致证据链
- 资金流:银行转账记录(哪怕转给个人)
- 物流:签收单、入库记录
- 票据流:用内部凭证(如自制成本确认单)替代发票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暂估入账(汇算前)
```
借:管理费用/营业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供应商
```
附件:老板签字的《成本确认单》+转账记录+收货证明
2. 汇算清缴前处理
- 3月前联系供应商补开发票(哪怕税率高点)
- 若开不了票,4月做红冲:
```
借:应付账款-暂估供应商(红字)
贷:管理费用/营业成本(红字)
```
3. 税务备查资料
- 整理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明业务真实性
- 保存老板指令的书面文件(如“先暂估,后期补票”批示)
三、风险预警
❗ 红线警告:
- 长期大额暂估无票费用 → 税务认定为虚列成本
- 同一供应商连续3年未补票 → 稽查重点对象
- 关联方交易无凭证 → 视为利润转移
四、替代方案(建议说服老板)
1. 合法节税路径:
- 租用老板个人房产 → 租金抵税(需开发票)
- 增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需备案)
- 计提坏账准备(需真实欠款)
2. 应急处理:
- 找园区代开普票(税费约3%-5%)
- 用股东借款利息(需有借款合同)
记住:暂估是缓兵之计,不是长久之计。建议定期清理暂估账目,超过1年未补票的,宁可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也别留隐患!
竹子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6月30日
(拿起钢笔在纸上画圈)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跨期费用”,既然代账公司已经申报了个税且退不回来,咱们只能曲线救国。给你支三招:
一、4月重复发工资处理(6月实际发放)
1. 凭证调整:6月做账时直接按“4月补发工资”处理,但会计上要计入6月费用
```
借:管理费用-工资(6月)
贷:银行存款
```
备注写明“补发4月工资,个税已代扣”
2. 税务合规:已交的个税不用管,但要注意:
- 如果全年累计收入超过12万,需在次年汇算清缴时说明补发情况
- 在工资表留底备查,证明4月已纳税
二、5月多打款13.13元处理
1. 做营业外支出:
```
借:营业外支出-其他
贷:银行存款 13.13
```
附老板签字的说明,注明“多发款项无需退回”
2. 税务风险:13块不影响个税,但年底汇算时要让老板知道这笔钱会计入综合所得,不过金额太小一般没人查
三、历史遗留问题补救
1. 补签文件:让员工补签《工资确认单》,注明4月、5月多发款项的性质
2. 账务标注:在明细账里用红色笔记“【补发4月】”“【误转】”等标签
3. 老板承诺:让老板出书面说明,类似:
"因本人工作失误导致重复发放工资,相关税费由公司承担,今后将加强审核"
(规避财务背锅风险)
关键提醒:
✅ 以后发现错误当场调账,跨月了就放当前期间,别改以前凭证
✅ 银行转账备注一定要写清楚“补发某月工资”
✅ 个税更正不了就别折腾,税务稽查时老实解释操作失误
案例参考:
某次我司把年终奖分两次发了,也是直接计到第二个月费用里,附老板批复的说明。税局来查时,我们拿出银行流水和工资单解释,最后补了张情况说明就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