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资产收购协议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涉及的税务问题。
### 一、资产收购协议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陈述与保证条款:
- 要求卖方对资产的品质(如质量、使用年限、性能等)、权利状况(是否合法处分、有无抵押、租赁等权利瑕疵)及债务情况等作出真实、准确的陈述与保证,明确违反承诺的责任,最好由卖方主要经营者或大股东共同承担责任,以降低买方风险。
- 约定陈述与保证条款的有效期间,确保在该期间内卖方对所陈述内容负责。
2. 价格及费用承担条款:
- 以转让资产的评估价格为基础,协商确定合理的转让价格。若收购方承担目标公司债务,应在转让价格中作相应扣除。
- 明确支付方式,如一次总付或分期付款,并约定每期支付的数额和时间。
- 合理分担收购过程中产生的律师费、中介服务费、资产评估费、转让税费等费用,在合同中明确各自承担的比例或范围。
3. 履行条款:
- 细致约定履行时间、地点、方式,明确不同资产的交付时间,指定交割日或约定交割日的确定方法,以明确转让资产风险负担转移的时间。
- 可考虑采用提存等履行方式,确保双方诚信履约。对于异地收购且需重新生产经营的情况,要特别注意资产的盘点交割。
4. 合规性审查:
- 确保资产收购协议符合法律法规,对目标公司的各项资产、合同、知识产权等进行全面审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法律风险,如资产是否存在产权纠纷、合同违约风险、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避免影响资产价值和收购后的经营活动。
5. 商业风险评估:
- 评估市场风险、竞争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商业风险,了解目标公司所在行业的趋势和预测,分析收购后对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盈利能力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合理的收购策略和应对措施。
6. 同业禁止条款:
- 根据交易实际情况,对于商业模式可复制性高的行业,可考虑对转让方设置同业禁止条款,明确义务的范围(对象、行业)、期限、违约责任等,降低获取资产后价值下跌的风险。
7. 员工相关条款:
- 资产收购通常伴随员工转移,协议需要考虑目标公司的员工合同、薪酬安排和离职计划等,明确员工安置方案,避免因员工问题引发劳动纠纷,影响收购后的企业运营。
8. 时间表和条件:
- 协议应包括一份详细的时间表,规定交易的各个阶段和约定日期,确保交易按计划有序推进。
### 二、资产收购协议设计涉及的税务问题
1. 所得税处理:
- 一般性税务处理:通常情况下,转让企业应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以付出资产为代价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受让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支付对价的,应确认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
- 特殊性税务处理:符合特定条件时可适用,如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受让企业收购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50%(按公允价值计算)、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交易支付总额的85%等。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时,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按被转让资产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受让企业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也按被转让资产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 增值税处理:
-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等资产,按照相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是销售存货等货物,正常按照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按照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3. 印花税处理:
- 签订的资产收购协议属于产权转移书据,双方都需要按照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好的,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资产收购协议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涉及的税务问题。
一、资产收购协议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陈述与保证条款:
- 要求卖方对资产的品质(如质量、使用年限、性能等)、权利状况(是否合法处分、有无抵押、租赁等权利瑕疵)及债务情况等作出真实、准确的陈述与保证,明确违反承诺的责任,最好由卖方主要经营者或大股东共同承担责任,以降低买方风险。
- 约定陈述与保证条款的有效期间,确保在该期间内卖方对所陈述内容负责。
2. 价格及费用承担条款:
- 以转让资产的评估价格为基础,协商确定合理的转让价格。若收购方承担目标公司债务,应在转让价格中作相应扣除。
- 明确支付方式,如一次总付或分期付款,并约定每期支付的数额和时间。
- 合理分担收购过程中产生的律师费、中介服务费、资产评估费、转让税费等费用,在合同中明确各自承担的比例或范围。
3. 履行条款:
- 细致约定履行时间、地点、方式,明确不同资产的交付时间,指定交割日或约定交割日的确定方法,以明确转让资产风险负担转移的时间。
- 可考虑采用提存等履行方式,确保双方诚信履约。对于异地收购且需重新生产经营的情况,要特别注意资产的盘点交割。
4. 合规性审查:
- 确保资产收购协议符合法律法规,对目标公司的各项资产、合同、知识产权等进行全面审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法律风险,如资产是否存在产权纠纷、合同违约风险、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避免影响资产价值和收购后的经营活动。
5. 商业风险评估:
- 评估市场风险、竞争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商业风险,了解目标公司所在行业的趋势和预测,分析收购后对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盈利能力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合理的收购策略和应对措施。
6. 同业禁止条款:
- 根据交易实际情况,对于商业模式可复制性高的行业,可考虑对转让方设置同业禁止条款,明确义务的范围(对象、行业)、期限、违约责任等,降低获取资产后价值下跌的风险。
7. 员工相关条款:
- 资产收购通常伴随员工转移,协议需要考虑目标公司的员工合同、薪酬安排和离职计划等,明确员工安置方案,避免因员工问题引发劳动纠纷,影响收购后的企业运营。
8. 时间表和条件:
- 协议应包括一份详细的时间表,规定交易的各个阶段和约定日期,确保交易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资产收购协议设计涉及的税务问题
1. 所得税处理:
- 一般性税务处理:通常情况下,转让企业应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以付出资产为代价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受让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支付对价的,应确认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
- 特殊性税务处理:符合特定条件时可适用,如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受让企业收购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50%(按公允价值计算)、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交易支付总额的85%等。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时,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按被转让资产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受让企业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也按被转让资产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 增值税处理:
-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等资产,按照相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是销售存货等货物,正常按照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按照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3. 印花税处理:
- 签订的资产收购协议属于产权转移书据,双方都需要按照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