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2025年06月19日
不客气,学员,会计上的事儿就是这样,得把各种情况都琢磨透。以后遇到啥问题,随时再来找我,咱一起把这会计知识学扎实,工作上也别含糊,多注意细节,有啥新政策也多关注着点儿。
小智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2025年06月19日
学员啊,购进饲料是免税的,但销售出去可不一定免税,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饲料
- 如果销售方是农业生产者,销售自己种植、养殖或者通过简单加工生产的饲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是免征增值税的。比如一些农户自己种植苜蓿草等农作物,经过简单晾晒等处理后直接销售作为饲料,这种情况就免税。
二、非农业生产者(如经销商、贸易商)销售饲料
- 一般情况:对于非农业生产者,购进饲料再销售是不享受免税政策的,流通环节中产生的收益需依法纳税。比如商贸企业从饲料生产企业购进饲料,然后再销售给养殖户或其他客户,这种销售行为就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
- 特殊情况:如果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规定的单一大宗饲料、混合饲料、配合饲料、复合预混料、浓缩饲料等饲料产品,在生产环节是免征增值税的,但在流通环节(即购进后再销售)则不享受免税政策。不过,如果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以及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的销售等,有各自的特殊税收政策,但这和一般的饲料销售情况不同。
所以啊,不能单纯因为购进饲料是免税的,就认为销售出去也一定免税,得看清楚销售主体和具体情况。
淼淼老师
回复
小**师
06月07日
在2025年冲红2023年的普通发票,且当期没有其他发票开具的情况下,增值税申报确实会出现负数,但这种情况是可以处理的。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
### 1.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出现负数的原因
- 红冲发票的影响:红字发票会直接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如果当期没有其他开票收入,会导致增值税申报表中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为负数。
- 税务系统的限制:部分税务机关的申报系统可能不允许直接提交负数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处理,而是需要调整申报方式。
---
### 2. 如何处理增值税申报中的负数问题?
#### (1)调整申报方式
- 按实际数据申报:即使当期销售额为负数,也应如实填写增值税申报表。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应按实际开票情况申报,包括正数和负数。
- 税务机关的灵活性:如果税务系统提示错误,可以联系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如跨年度红冲),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允许调整或手动处理。
#### (2)修改红冲时间
- 将红冲调整到原所属期:如果可能,可以将红字发票的开具时间调整到2023年所属期(需税控系统支持)。这样红冲的销售额会直接冲减2023年的收入,不影响2025年的申报。
- 注意事项:跨年度调整可能需要税务机关审批,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税局。
#### (3)会计处理
- 冲减当期收入:红冲的发票应在2025年账务中处理,冲减当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示例分录:
```
借: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红字)
贷:应收账款(红字)
```
---
### 3. 是否影响当期增值税申报?
- 可以申报:虽然销售额为负数,但只要如实填写,不会影响增值税申报的合规性。税务机关更关注整体数据的真实性,而非单期负数。
- 案例参考:根据类似情况(如跨季度红冲),部分企业通过如实申报或联系税局调整,最终顺利完成申报(参考财税问答平台案例)。
---
### 4. 注意事项
1. 留存资料:妥善保存红冲发票、销售退回协议等证明材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2. 提前沟通:如果担心申报问题,建议在红冲前联系当地税局,确认具体操作要求。
3. 避免频繁跨年红冲:未来开票时需谨慎,尽量减少跨年度红冲的情况。
---
### 总结
小规模企业在2025年红冲2023年的普票,当期没有其他收入时,增值税申报表会出现负数,但可以通过如实申报或联系税局调整的方式解决。关键在于合规处理账务和税务,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如果仍有疑虑,建议直接咨询当地税务机关,获取针对性指导。
竹子老师
回复
淼**师
05月26日
是的,你的理解基本正确!我来进一步明确一下:
---
### 一、关于“期末”的含义
- “期末”通常指月末、季末或年末,具体取决于企业的收入确认周期。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通常是在月末根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 也就是说,收到工程进度款时,先通过“工程结算”科目记录;到了月末,再根据工程进度将“工程结算”结转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工程施工”到“主营业务成本”。
---
### 二、是否可以将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做在一起?
- 不建议放在同一张凭证上,因为:
1. 收入确认和成本结转是两个不同的步骤,分开处理更清晰。
2. 如果放在同一张凭证上,可能会让人误解为收入和成本是同时确认的,而实际上成本是逐步积累的,收入是根据工程进度确认的。
3. 分开处理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也能更好地匹配收入和成本。
---
### 三、正确的处理步骤
1.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发生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工程结算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月末确认收入(期末):
- 借:工程结算
-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月末结转成本(期末):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工程施工
---
### 四、举个例子
假设某建筑公司收到工程进度款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9%,工程完工进度为50%。
1.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发生时):
-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 贷:工程结算 917,431.20(1,000,000 / 1.09)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2,568.80
2. 月末确认收入(期末):
- 根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917,431.20元:
- 借:工程结算 917,431.2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917,431.20
3. 月末结转成本(期末):
- 假设“工程施工”科目余额为800,000元,则:
-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0
- 贷:工程施工 800,000
---
### 五、关键点总结
1.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先通过“工程结算”科目记录,不要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2. 月末根据工程进度,将“工程结算”结转到“主营业务收入”。
3. 月末同时结转“工程施工”到“主营业务成本”。
4. 收入确认和成本结转分开处理,不要放在同一张凭证上。
---
### 六、为什么这样处理?
- 收入确认的准确性:通过“工程结算”科目,可以清晰地反映已完工部分的收入,避免一次性确认全部收入。
- 成本匹配:通过“工程施工”科目逐步积累成本,月末再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确保收入和成本匹配。
- 财务报表的清晰度:分开处理可以让财务报表更清晰,便于理解和分析。
希望这个解释能让你彻底明白!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交流。
竹子老师
回复
竹**师
05月14日
(猛拍桌子,烟灰都震飞了)
瞎搞!这账做出来要出大事的!
你这种处理方式直接违反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税务风险大到爆炸,我给你拆穿问题:
---
### 一、错误点分析
1. 收入确认17077元?
- 代发工资17017元是客户的钱,只是从你账户过一下,怎么能确认成收入?
- 税法明确:代收代付款项不计入收入!你确认17077元收入,相当于虚增收入,企业所得税要按2.5%多交税(17077×2.5%≈426元),纯属自己坑自己!
2. 成本确认17017元?
- 代发工资是你的成本吗?客户给你17080元,你转手付17017元工资,中间赚63元服务费,哪来的“成本”?
- 如果非说有成本,只有那63元对应的服务费成本(比如员工工资、税费等),而不是全额17017元!
3. 分录逻辑混乱
- 第一笔分录:
```借:应收账款 1708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 3 收入 17077```
这等于把代收的17017元也塞进收入,虚增收入+虚增销项税(虽然普票免税,但专票部分的税额3元是对的)。
- 第二笔分录:
```借:成本 17017
贷:其他应付款 17017```
这更离谱!代发工资是负债,不是成本,付工资时直接冲“其他应付款”,不能乱计成本!
---
### 二、正确处理方式
#### 1. 收入确认:只认服务费63元
- 开票系统里开了17017元普票(代工资)+63元专票(服务费),但会计上:
- 收入只能是63元专票对应的60元(扣除5%增值税3元)。
- 代发工资17017元属于代收代付,走“其他应付款”,不确认收入。
#### 2. 成本确认:服务费对应的成本
- 如果为这笔业务发生了成本(比如员工提成、外包费用等),据实计入成本;
- 如果只是纯赚63元差价,没有额外成本,那成本就是0!
#### 3. 正确分录
(1)收到客户款项时:
```借:应收账款 170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 (服务费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3 (专票税额)
其他应付款-代发工资 17017 (代收工资部分)```
(2)实际代发工资时:
```借:其他应付款-代发工资 17017
贷:银行存款 17017```
(3)如果服务费有成本(比如支付给员工提成):
```借:主营业务成本 X元
贷:银行存款 X元```
(如果没有成本,这一步不做)
---
### 三、风险警示
1. 虚增收入的风险:
- 你确认17077元收入,但实际没有赚取这部分利润,税务局会认为你隐瞒收入、虚开发票!
- 尤其是普票17017元免税,但会计上确认收入,可能被认定为“开具免税发票但未符合条件的收入”,追缴税款+滞纳金。
2. 虚增成本的风险:
- 代发工资17017元不属于你的成本,如果强行计入成本,所得税汇算时会被剔除,还可能被罚款!
3. 增值税风险:
- 普票17017元虽然是免税的,但会计上不能确认销项税;专票63元的税额3
竹子老师
回复
竹**师
05月14日
(眯眼笑着,用烟斗敲敲桌子)
小同志,账不是这么硬凑的!开票系统里显示的“收入”是形式,会计确认的收入是实质——差额开票那17017元本来就是代收代付,你企业根本没赚这钱,强行塞进收入里,增值税虽然免了,但企业所得税怎么办?汇算清缴时不得被税务局捶死!
给你拆解清楚:
1. 开票系统里的“收入”:只是把代发工资+服务费合并开票,系统里显示的金额是17080元(17017普票+63专票)。但税务上,只有服务费部分属于你的应税收入,代发工资属于代收转付,不属于企业收入。
2. 会计确认的收入:只认63元专票对应的60元(扣除5%增值税),这才是你实际赚的钱。开票系统里的差额部分,纯粹是方便客户走账,跟你的收入无关。
举个例子:
客户给你17080元,你转头要替客户支付17017元工资,自己留下63元服务费。
- 开票系统:开了17017元普票(代工资)+63元专票(服务费),总金额17080元。
- 会计处理:只有63元服务费算收入,17017元是“其他应付款”,付完工资后冲掉。
为什么差额大?
因为开票系统要满足客户的报销需求(需要发票体现代发工资),但会计上必须分开核算:
- 代发工资部分:属于代理服务,按“其他应付款”处理,不确认收入;
- 服务费部分:才是真实的业务收入,按63元确认。
风险提示:
如果把17017元代发工资也塞进收入里,相当于虚增收入17017元,企业所得税会多交425.43元(17017×2.5%),纯属自己坑自己!
记住:
开票金额≠会计收入,税务上认的是业务实质,不是发票形式。
竹子老师
回复
淼**师
05月26日
理解你的困惑,关于建筑企业会计处理中“主营业务收入”与“工程结算”的使用,确实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让我从实际操作和理论角度帮你理清楚。
---
### 一、为什么建筑实操课建议用“工程结算”而不是“主营业务收入”?
1. “工程结算”科目的作用:
- 在建造合同模式下,建筑企业的收入确认通常与工程进度挂钩,而不是一次性确认。
- “工程结算”科目用于记录根据工程进度结算的款项,反映的是已完工部分的收入和成本。
- 它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能够准确反映工程的实际进度和收入成本匹配情况。
2. “主营业务收入”的潜在问题:
- 如果直接使用“主营业务收入”,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收入已经全部确认,而实际上工程可能尚未完工。
- 在跨会计期间的情况下,直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可能导致收入与成本不匹配,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 实务中的常见做法:
-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先通过“工程结算”科目记录,反映已结算的款项。
- 期末根据工程进度,将“工程结算”结转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工程施工”到“主营业务成本”。
- 这种做法既能准确反映工程进度,又能满足收入确认的要求。
---
### 二、你的做法为什么可以改进?
你提到以前的做法是:
1.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工程结算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在同一张凭证上:
- 借:工程结算
-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结转成本时: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工程施工
这种做法的问题:
- 在同一张凭证上将“工程结算”结转到“主营业务收入”,虽然最终结果正确,但步骤不够清晰,容易让人误解为“工程结算”只是过渡性科目。
- 更好的做法是将“工程结算”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开处理,以更清晰地反映工程进度和收入确认。
---
### 三、建议的账务处理步骤
1.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工程结算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期末根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
- 借:工程结算
-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结转成本: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工程施工
---
### 四、举个例子帮你理解
假设某建筑公司收到工程进度款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9%,工程完工进度为50%。
1.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
-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 贷:工程结算 917,431.20(1,000,000 / 1.09)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2,568.80
2. 期末根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
- 借:工程结算 917,431.2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917,431.20
3. 结转成本:
- 假设“工程施工”科目余额为800,000元,则:
-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0
- 贷:工程施工 800,000
---
### 五、总结
1. “工程结算”科目:用于记录根据工程进度结算的款项,反映已完工部分的收入。
2.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在期末根据工程进度从“工程结算”结转过来,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3. 分开处理:“工程结算”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开处理,步骤更清晰,避免混淆。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你理清思路!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