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会从专业角度给出解答。
汇算清缴完补缴所得税85元,做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5元,贷:银行存款85元后,是需要修改2024年的年度报表数据的,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 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含义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该科目的余额最终会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从而影响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 “银行存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银行存款的收支结存情况。支付补缴的所得税会导致银行存款减少。
### 对2024年年度报表的影响
- 资产负债表:
- 应交税费:由于已经补缴了所得税,“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的余额会相应减少。在编制2024年年度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调整该科目的年初数,以反映实际的欠税情况已经消除。
- 未分配利润: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结转,最终会影响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这使得2024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年初数。
- 利润表:
- 净利润:虽然补缴的所得税属于以前年度的税费,但由于在本期进行了账务处理,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了以前年度的利润,这会对2024年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的期初数产生影响。因为净利润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会改变本期净利润的期初基础。
- 所得税费用:一般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的是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发生额。然而,对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导致的所得税补缴,虽然不直接影响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发生额,但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以说明所得税费用的变动情况以及原因。
### 报表修改的具体操作
- 调整年初数:在编制2024年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年初数,需要按照调整后的金额进行填列。例如,“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项目的年初数应减去补缴的85元;“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初数应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后的金额进行调整。
- 披露相关信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需要详细披露汇算清缴补缴所得税的情况,包括补缴的原因、金额以及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等。这样可以让财务报表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会从专业角度给出解答。
汇算清缴完补缴所得税85元,做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5元,贷:银行存款85元后,是需要修改2024年的年度报表数据的,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含义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该科目的余额最终会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从而影响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 “银行存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银行存款的收支结存情况。支付补缴的所得税会导致银行存款减少。
对2024年年度报表的影响
- 资产负债表:
- 应交税费:由于已经补缴了所得税,“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的余额会相应减少。在编制2024年年度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调整该科目的年初数,以反映实际的欠税情况已经消除。
- 未分配利润: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结转,最终会影响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这使得2024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年初数。
- 利润表:
- 净利润:虽然补缴的所得税属于以前年度的税费,但由于在本期进行了账务处理,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了以前年度的利润,这会对2024年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的期初数产生影响。因为净利润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会改变本期净利润的期初基础。
- 所得税费用:一般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的是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发生额。然而,对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导致的所得税补缴,虽然不直接影响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发生额,但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以说明所得税费用的变动情况以及原因。
报表修改的具体操作
- 调整年初数:在编制2024年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年初数,需要按照调整后的金额进行填列。例如,“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项目的年初数应减去补缴的85元;“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初数应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后的金额进行调整。
- 披露相关信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需要详细披露汇算清缴补缴所得税的情况,包括补缴的原因、金额以及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等。这样可以让财务报表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
更多
杨阳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4月30日
关于商品批发的代码,需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具体细分来确定。以下是常见商品批发的代码及说明:
---
一、商品批发相关代码
1. 通用商品批发
- 代码 517: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涵盖通用机械、专用设备、五金工具、电子元件等批发活动。
- 代码 516:其他化工产品批发
- 包括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如农药批发代码为 5167,化肥批发为 5166)。
2. 金属及矿产品批发
- 代码 5164:金属及金属矿批发
- 例如铜、铁、铝等金属原材料批发。
3. 建材及装饰材料批发
- 代码 5165:建材批发
- 涵盖水泥、钢材、玻璃等建筑材料批发。
4. 其他专业批发
- 代码 5199:其他未列明批发业
- 适用于未单独分类的商品批发活动(如综合贸易批发)。
---
二、注意事项
1. 精准匹配主营业务
- 需根据企业实际批发的商品类型选择对应代码,避免笼统选择“5199”。
- 例如:以五金工具为主应选 517,以农药为主应选 5167。
2. 政策关联性
- 部分税收优惠(如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可能对行业代码有限制,需确认企业是否符合条件。
3. 电子税务局操作
- 申报系统中通常提供下拉菜单或代码库,建议直接选择而非手动输入,确保代码准确性。
---
三、总结
- 核心原则: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实际业务选择最具体的代码。
- 常见错误:将综合批发误填为“5199”,导致政策适用性偏差。
如需进一步确认,可登录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则,或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杨阳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4月30日
“其他未列明商务服务业”的代码是7299。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该代码对应的行业范围包括未明确列示的商务服务、代理活动等,例如商业保理服务、个人商务服务(如形象设计)等。
注意事项:
1. 代码结构:
- 前两位“72”代表“商务服务业”大类;
- 后两位“99”表示未列明的细分类别。
2. 填报依据:
- 需结合企业实际经营范围判断,若主营业务属于已列明的商务服务(如法律咨询、广告服务等),则不能选择7299;
- 仅当业务属于未单独分类的商务服务时,才适用此代码。
3. 政策关联:
- 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能对行业代码有限制,需确认企业是否符合条件。
建议在电子税务局申报系统中直接选择代码,或参考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则,确保填报准确。
杨阳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4月30日
在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中的“105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时,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
一、如何选择“105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1. 依据国家标准
- 企业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确定自身所属的行业类别,并填写对应的4位行业代码。
- 例如:
- 制造业企业可能属于“C33金属制品业”;
- 软件企业可能属于“I6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2. 参考营业执照或主营业务
- 若企业营业执照已明确行业类别,可直接沿用;
- 若营业执照范围较广,则根据实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活动确定行业。
3. 查询官方分类标准
- 可登录国家统计局官网或税务总局官网,查找《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体细则,确保代码准确。
---
二、注意事项
1. 非负面清单行业限制
- 根据税收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可能排除部分行业(如烟草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需确保企业行业不在负面清单内。
- 若企业属于负面清单行业,需谨慎核实政策适用性。
2. 代码与描述匹配
- 填报时需同时填写4位代码和行业描述(如“C33金属制品业”)。
- 例如:代码“I64”对应描述“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3. 系统自动校验
- 电子税务局申报系统中通常提供下拉菜单或代码库,建议直接选择而非手动输入,避免错误。
---
三、常见错误示例
- 错误1:将“制造业”笼统填为“C制造业”,未精确到4位代码(如“C33金属制品业”)。
- 错误2:行业描述与代码不匹配(如代码“I64”却填写“软件开发”)。
- 错误3:未根据实际业务调整行业(如经营范围包含多个行业,但未按主营业务选择)。
---
四、总结
1. 选择依据:
- 主营业务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 填报时代码+描述。
2. 操作建议:
- 登录电子税务局,利用系统代码库选择;
- 若不确定行业分类,可咨询主管税务机关或参考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如有进一步疑问,可结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或联系当地税局核实。
杨阳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4月30日
在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中的“107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时,纳税人需要根据企业实际采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选择对应的代码。以下是具体的选择方法:
一、如何查找并选择正确的代码
1. 确认企业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 企业需先明确自身执行的是哪种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例如:
- 企业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
-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
- 政府会计准则(仅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
- 其他会计制度(如行业特殊会计制度)。
2. 参考《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类型代码表》
- 税务机关提供了统一的代码表,纳税人需从中选择与企业实际执行准则或制度对应的代码。例如:
- 001: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财政部发布);
- 002: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财政部发布);
- 800:政府会计准则(适用于非企业单位)。
3. 填报依据
- 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A类)的填报说明,企业需根据实际执行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选择代码,并填入“107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栏。
- 若企业按照《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或《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36号)编制报表,需在相关栏次选择“是”,但此项与“107”栏无直接关联。
二、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
1. 避免混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等;
- 《小企业会计准则》仅适用于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微企业;
- 政府会计准则仅用于非企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等),企业不可误选。
2. 代码表更新需关注
- 代码表可能随政策调整而更新(如新增“800政府会计准则”),需以最新申报系统内的代码表为准。
3. 实务操作建议
- 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申报页面后,系统通常会提供代码表下拉菜单,可直接选择对应代码,无需手动输入。
- 若企业执行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如金融企业、事业单位),需仔细核对代码表中的专项分类。
三、总结
1. 选择依据:企业实际执行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2. 操作步骤:查找代码表 → 匹配企业适用的准则/制度 → 选择对应代码。
3. 核心原则:如实反映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确保税务申报与财务数据一致性。
如有进一步疑问,可参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或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杨阳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2025年04月30日
对,小型微利企业在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时,“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是可以不填的。这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理简并纳税人财务报表报送次数和种类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34号)以及后续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