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你好,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慌,咱一步步来。一般纳税人期末认证的进项大于销项,也就是产生了留抵税额,这在会计处理上相对清晰。
首先,正常计算销项税额,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提销项税,分录是借“应收账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于进项税额,认证后,正常做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由于进项大于销项,月末“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会出现借方余额,这个余额就是留抵税额,不需要额外做分录处理,它会自动结转至下期,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余额。
举个例子,假设本月销项税额合计 5 万元,进项税额认证了 8 万元,那么计提销项时,借“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452,489.73 元(假设含税销售额 500,000 元),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510.27 元;认证进项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00 元,贷“应付账款”等 80,000 元。此时“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 30,000 元,即为留抵税额,留在账上就行,等下期有销项时再抵扣。
学员你好,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慌,咱一步步来。一般纳税人期末认证的进项大于销项,也就是产生了留抵税额,这在会计处理上相对清晰。
首先,正常计算销项税额,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提销项税,分录是借“应收账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于进项税额,认证后,正常做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由于进项大于销项,月末“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会出现借方余额,这个余额就是留抵税额,不需要额外做分录处理,它会自动结转至下期,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余额。
举个例子,假设本月销项税额合计 5 万元,进项税额认证了 8 万元,那么计提销项时,借“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452,489.73 元(假设含税销售额 500,000 元),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510.27 元;认证进项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00 元,贷“应付账款”等 80,000 元。此时“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 30,000 元,即为留抵税额,留在账上就行,等下期有销项时再抵扣。
更多
木森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2025年04月26日
(微笑着摆摆手)哎,都是老会计该做的,你们年轻人肯学,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会计的活儿啊,就得反复琢磨才能透。以后碰上资产入账时间、折旧方法这些卡壳的,随时来问,咱们一点点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