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老师,无形资产摊销如何摊销,如何做账,需要有净残值吗

老师,无形资产摊销如何摊销,如何做账,需要有净残值吗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5月08日
回答 1
我来给你详细说说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关问题。 ### 一、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1. 直线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比如,一项无形资产原价是120万元,预计净残值是10万元,使用年限是5年,那每年摊销额就是(120 - 10)÷5 = 22万元。这种方法简单易懂,计算方便,适用于很多无形资产的摊销。 2. 生产总量法:如果无形资产的使用程度和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关,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先估计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总产量或总工作量,然后计算单位产量或单位工作量的摊销额。例如,一项专利技术预计可生产产品总量为100万件,原价80万元,预计净残值5万元,那每件产品的摊销额就是(80 - 5)÷100 = 0.75元/件。这样根据每年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乘以单位摊销额,就能算出当年的摊销额。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准确估计总产量,在实际中可能有点难度。 3. 加速摊销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去乘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来计算摊销额。比如,无形资产原价100万元,使用年限5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摊销额就是100×(2÷5)=40万元,第二年摊销额就是(100 - 40)×(2÷5)=24万元,以此类推,最后两年再考虑净残值,将剩余账面价值减去净残值后平均摊销。年数总和法呢,是用无形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这个分数的分子是剩余使用年限,分母是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例如,还是原价100万元,净残值10万元,使用年限5年,年数总和就是1 + 2 + 3 + 4 + 5 = 15,第一年摊销额就是(100 - 10)×(5÷15),第二年是(100 - 10)×(4÷15),依次类推。加速摊销法一般适用于那些技术进步快、更新换代频繁的无形资产,能更快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损耗。 ###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1. 取得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比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一项专利技术,花费50万元,那就做分录:借:无形资产 - 专利权50万元,贷:银行存款50万元。 2. 进行摊销时:一般是借记“管理费用”(如果无形资产是用于企业管理活动)、“制造费用”(如果用于生产产品)、“其他业务成本”(如果用于出租等其他业务)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例如,前面说的用直线法摊销的无形资产,每年摊销22万元,如果是用于管理活动,分录就是:借:管理费用22万元,贷:累计摊销22万元。 3. 处置无形资产时:要把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销,同时确认处置损益。假设前面购买的专利技术用了3年后卖掉了,此时“累计摊销”科目已经有66万元(22万×3),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就是50 - 66 = -16万元(这里出现负数说明之前多摊销了,实际中可能是计算或者估计有偏差等情况),那就要做分录:借:银行存款(收到的处置价款)、累计摊销66万元,贷:无形资产50万元、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如果处置是亏损的话)16万元。 ### 三、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有净残值 1. 一般情况: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因为不像固定资产那样有实物形态,到报废时可能还有一定的残值可以变卖,无形资产大多是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等,很难说在使用寿命结束时还有明确的可变现价值。 2. 特殊情况: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无形资产,或者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例如,企业有一项独特的商标,已经有其他企业表示在商标有效期结束后愿意高价购买,
更多
0
讨论1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