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的问题涉及到会计期间的确认和费用归属问题。在会计处理中,费用的归属通常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费用应当在其实际发生的期间进行确认,而不是在支付时确认。因此,对于25年1月支付报销款业务,发票是24年10-12月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笔费用应当记入2024年的账目中。
具体来说,如果发票是在2024年1月收到并用于报销2024年的费用,那么这笔费用自然属于2024年的支出,应当在2024年的账目中体现。如果发票虽然是2024年1月收到,但实际用于报销的是2023年的费用,那么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这笔费用仍然应当记入2023年的账目中。
此外,还需要注意发票的有效期和报销政策。如果发票已经超过了有效期或者不符合公司的报销政策,那么可能无法作为有效的报销凭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对于跨期的费用报销业务,需要仔细分析费用的实际发生时间和发票的收到时间,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还需要关注发票的有效期和报销政策,确保费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学,你的问题涉及到会计期间的确认和费用归属问题。在会计处理中,费用的归属通常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费用应当在其实际发生的期间进行确认,而不是在支付时确认。因此,对于25年1月支付报销款业务,发票是24年10-12月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笔费用应当记入2024年的账目中。
具体来说,如果发票是在2024年1月收到并用于报销2024年的费用,那么这笔费用自然属于2024年的支出,应当在2024年的账目中体现。如果发票虽然是2024年1月收到,但实际用于报销的是2023年的费用,那么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这笔费用仍然应当记入2023年的账目中。
此外,还需要注意发票的有效期和报销政策。如果发票已经超过了有效期或者不符合公司的报销政策,那么可能无法作为有效的报销凭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对于跨期的费用报销业务,需要仔细分析费用的实际发生时间和发票的收到时间,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还需要关注发票的有效期和报销政策,确保费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