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2025年1月发放了2024年9月 10月11月12月1月的工资 这种如何做账

2025年1月发放了2024年9月 10月11月12月1月的工资 这种如何做账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3月03日
回答 1
在会计处理上,这种情况属于预提费用和应付工资的调整。具体来说,你需要在2024年9月至12月期间预提这些工资费用,然后在2025年1月实际支付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以下是详细的分录步骤: ### 一、2024年9月至12月预提工资 1. 2024年9月预提工资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根据部门确定)——工资 X元 -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元 2. 2024年10月预提工资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根据部门确定)——工资 X元 -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元 3. 2024年11月预提工资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根据部门确定)——工资 X元 -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元 4. 2024年12月预提工资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根据部门确定)——工资 X元 -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X元 ### 二、2025年1月实际支付工资 1. 支付工资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X元 -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X元 ### 三、说明 1. 预提金额的计算:每月预提的工资金额应根据员工的实际工资总额进行估算。这可以通过查看历史工资数据或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来确定。 2. 部门划分:在记录“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生产成本”时,应根据员工所在的部门进行划分。例如,行政人员的工资记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记入“销售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记入“生产成本”。 3. 税务处理:预提工资时,一般不需要进行税务处理,因为尚未实际支付。但在实际支付时,需要根据税法规定代扣个人所得税等税费。 4. 跨期调整:如果预提的工资金额与实际支付的工资金额存在差异,可以在次年的会计期间进行调整。例如,如果实际支付的工资低于预提金额,可以将差额部分冲减相应的费用科目;如果实际支付的工资高于预提金额,则需要补提差额部分。 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准确地记录和反映企业在2024年9月至12月期间预提的工资费用以及在2025年1月实际支付的情况。这不仅有助于保持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能满足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
更多
0
讨论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