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你解答这个问题。
### 一、关于调整年度
税务要求对三流不一致的原材料成本进行纳税调整,这确实是针对去年的所得税年度申报表进行调整。因为该批原材料的成本扣除问题是在去年发生的,所以需要对去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进行更正申报。
### 二、填写明细表及行数
1. 填写表格:纳税调整应填写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中。
2. 具体行数:由于不同的税收政策和具体情况可能导致纳税调整项目的归类有所不同,且税收政策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直接给出具体的行数。但是,一般来说,与成本费用相关的纳税调整项目会在该表的“扣除类调整项目”部分进行填写。
3. 填写建议:
- 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找到与成本费用扣除相关的调整项目。
- 根据税务局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次中填写调增或调减的金额。如果是税务局要求调减成本,则应在相应的栏次中填写负数或调减金额。
- 如果表中没有直接对应的项目,可以选择在“其他”栏次中进行填写,并注明具体原因和调整依据。
### 三、注意事项
1. 准确性:在填写纳税调整表时,务必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仔细核对每一项调整项目的金额和栏次,避免填写错误。
2. 合规性:纳税调整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和税务局的要求。确保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税法规定,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3. 沟通:如果对税务局的具体要求或纳税调整表的填写有疑问,建议及时与税务局沟通确认,以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我来给你解答这个问题。
一、关于调整年度
税务要求对三流不一致的原材料成本进行纳税调整,这确实是针对去年的所得税年度申报表进行调整。因为该批原材料的成本扣除问题是在去年发生的,所以需要对去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进行更正申报。
二、填写明细表及行数
1. 填写表格:纳税调整应填写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中。
2. 具体行数:由于不同的税收政策和具体情况可能导致纳税调整项目的归类有所不同,且税收政策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直接给出具体的行数。但是,一般来说,与成本费用相关的纳税调整项目会在该表的“扣除类调整项目”部分进行填写。
3. 填写建议:
- 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找到与成本费用扣除相关的调整项目。
- 根据税务局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次中填写调增或调减的金额。如果是税务局要求调减成本,则应在相应的栏次中填写负数或调减金额。
- 如果表中没有直接对应的项目,可以选择在“其他”栏次中进行填写,并注明具体原因和调整依据。
三、注意事项
1. 准确性:在填写纳税调整表时,务必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仔细核对每一项调整项目的金额和栏次,避免填写错误。
2. 合规性:纳税调整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和税务局的要求。确保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税法规定,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3. 沟通:如果对税务局的具体要求或纳税调整表的填写有疑问,建议及时与税务局沟通确认,以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更多
木棉老师
回复
曦月老师
2025年07月01日
作为老会计,我明确告诉你:6月计提、7月初申报印花税完全没问题,但需注意以下几点细节:
---
一、政策依据与实操要点
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根据《印花税法》,印花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应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即合同签订时)。但你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按季申报,税务处理上允许将同一税目的印花税合并到季度内申报。因此,4月签订合同的印花税,可在7月初(第二季度申报期)一并申报。
2. 申报期限
按季申报的税款所属期为“自然季度”,即1-3月、4-6月、7-9月、10-12月。你6月计提的印花税属于第二季度(4-6月),需在7月15日前完成申报(具体以当地税务机关规定为准)。
---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计提分录(6月)
```
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
注:小规模纳税人可直接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无需区分管理费用。
2. 申报流程(7月初)
- 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模块。
- 选择“印花税”,填写《印花税税源明细表》,注明合同签订日期(4月)、金额等信息。
- 在申报表中选择税款所属期为“2025年4-6月”,提交申报并缴纳税款。
3. 缴纳分录(7月)
```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
---
三、风险提示与注意事项
1. “六税两费”减免优惠
-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印花税减半征收优惠。
- 申报时需勾选减免税选项,系统会自动按50%计算应纳税额。若未勾选,可能丧失优惠。
2. 税源采集与按期申报
- 首次申报前需完成印花税“按期申报”税种认定(通过电子税务局【税(费)种认定】模块办理)。
- 若未做认定,可能无法按期申报,只能按次申报(需补充采集税源信息)。
3. 跨季度风险
- 若合同签订时间(4月)与申报时间(7月)跨季度,需确保税源采集时填写的“税款所属期”涵盖4-6月,避免因系统默认归属到第三季度(7-9月)导致错误。
---
四、总结
6月计提、7月初申报完全合规,但需注意:
1. 申报时务必勾选“六税两费”减半优惠;
2. 确保税源采集的税款所属期为“2025年4-6月”;
3. 按季申报需提前完成税种认定,避免无法按期申报。
建议在7月15日前完成申报,避免逾期产生滞纳金。如当地有特殊规定(如更严格的申报期限),可咨询主管税务机关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