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让我们一步步解析这个问题。
### 问题背景:
外贸企业既有内销也有出口业务,已经做了抵扣类勾选认证。用于出口的进项税额在申报增值税时做了转出。我们需要知道账面上应该如何做分录,并举例说明。
### 解析过程:
1. 了解基本概念:
- 进项税额:企业在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销项税额。
- 出口转出:用于出口的货物,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需要从进项税额中转出。
2. 会计处理原则:
- 当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会记录进项税额。
- 当这些货物用于出口时,需要将相应的进项税额转出,即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 具体分录:
- 购进货物时:
```
借:库存商品 XXX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YYY
贷:银行存款 ZZZ
```
- 用于出口时,将进项税额转出: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YYY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YYY
```
4. 举例说明:
假设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物,价值为100,000元,增值税为13,000元(税率为13%),这批货物后来用于出口。
- 购进货物时的分录:
```
借: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
- 用于出口时的分录: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
```
### 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和例子,我们详细解析了外贸企业用于出口的进项税额在申报增值税时如何进行转出以及账面上的分录处理。希望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理解并正确处理类似的会计问题。
好的,让我们一步步解析这个问题。
问题背景:
外贸企业既有内销也有出口业务,已经做了抵扣类勾选认证。用于出口的进项税额在申报增值税时做了转出。我们需要知道账面上应该如何做分录,并举例说明。
解析过程:
1. 了解基本概念:
- 进项税额:企业在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销项税额。
- 出口转出:用于出口的货物,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需要从进项税额中转出。
2. 会计处理原则:
- 当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会记录进项税额。
- 当这些货物用于出口时,需要将相应的进项税额转出,即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 具体分录:
- 购进货物时:
```
借:库存商品 XXX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YYY
贷:银行存款 ZZZ
```
- 用于出口时,将进项税额转出: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YYY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YYY
```
4. 举例说明:
假设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物,价值为100,000元,增值税为13,000元(税率为13%),这批货物后来用于出口。
- 购进货物时的分录:
```
借: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
- 用于出口时的分录: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
```
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和例子,我们详细解析了外贸企业用于出口的进项税额在申报增值税时如何进行转出以及账面上的分录处理。希望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理解并正确处理类似的会计问题。
更多
金田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2025年02月27日
租赁厂房合同的印花税税率通常是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征收。
例如,如果租赁合同的总金额为100万元,那么应缴纳的印花税就是100万×1‰=1000元。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特殊的规定或优惠政策。比如在一些地区,对于小额的租赁合同可能会有免税政策,但具体情况需咨询当地税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