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三色笔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来源:牛账网 作者:艾伦 阅读人数:12956 时间:2024-07-16


2024年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三色笔记
第 十五 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024年本章主要变化☆ 无实质性变化 |
【知识点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1. 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提示:货币性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
换出存货;涉及企业合并;换出金融资产;涉及使用权资产或应收融资租赁款;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构成权益性交易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认定:
货币性资产的补价<25%( 分子分母,均不含增值税),则为非货币性交换。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4. 商业实质的判断,满足下列之一: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时间至少有一个不同;
(2)换入资产PV (未来流量现值)-换出资产PV≠0, 差额与换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比是重大的。
【知识点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1. 条件:
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若给出 换入资产 公允价值 | 支付/收到补价方均为: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提示:此种情况下,换入资产成本与补价无关。 |
若未给出 换入资产 公允价值 | ① 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② 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提示:若不涉及补价,则上述公式不考虑“+/-支付或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 提示:相关税费的处理原则,与换出资产相关的参照销售或处置资产;与换入相关的参照购入资产。 |
3.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 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实质为视同处置)。 |
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 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支付补价(或加上收到补价)的金额,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4. 换入多项资产
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 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涉及补价的,±补价)扣除换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后的净额进行分摊,按换入各项换入资产(不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相对比例分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比例分摊),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成本。 |
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 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各项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
【知识点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1. 条件: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
2. 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补价(一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提示:
① 相关税费计入取得资产成本;
② 对换出资产不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
3. 换入多项资产: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将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比例分摊,加上税费后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
提示: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分摊比例为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的相对比例或其他合理的比例。
提示:对于同时换出的多项资产,各项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均不确认当期损益。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虽然有些苛刻,但是带来的好处确是受益匪浅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升华,更使得职场道路更加平坦宽阔,为了帮助中级考生们更高几率的通过中级考试,牛账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海量中级考试干货资料,具体如下:
资料二:中级会计实务各章节分录汇总
资料三:中级会计《经济法》数字考点汇总
资料四: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必备公式
最后提醒各位:想千万次不如行动一次(去听课>>)!与其被别人卷,还不如卷别人!快来开始学习!!!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