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实操 > 涉税处理 > 留抵退税进项转出做哪个分录(一文了解进项税留抵转出会计分录)

留抵退税进项转出做哪个分录(一文了解进项税留抵转出会计分录)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155 时间:2023-09-25

留抵退税进项转出做哪个分录(一文了解进项税留抵转出会计分录),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对这方面有疑问,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内容放在下文,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阅读以下文章吧。

一、小规模纳税人是否能适用留抵退税?

不可以。

留抵税额,就是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按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该缴纳的增值税,不存在进项税抵扣的问题,更不存在留抵税的问题。

所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不可能适用留抵退税。

二、所有的小微企业是否都能适用留抵退税?

不一定。

尽管14号公告把留抵退税的政策扩大至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小微企业都能适用留抵退税。小微企业适用留抵退税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小微企业必须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其次,小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且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14号公告所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

第三,小微企业存在尚未抵扣完的增值税(包括增量留抵额和存量留抵额)。

三、六大行业的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模式,每月都缴纳增值税,能否适用留抵退税?

不一定。

(一)正常情况

正常情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模式,每月都在缴纳增值税,说明公司每月的销项税额都大于进项税额,不存在没有抵扣完的进项税,也就不存在留抵退税(存量)的问题。

(二)非正常情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模式,为了满足地方招商引资的纳税“任务”(常见于大型制造企业尤),在进项税本来大于销项税的情况下(建厂初期比较普遍),对部分进项税票在税控系统内不予勾选,从而实现纳税申报系统中的销项税大于进项税,达到企业“正常纳税”的效果。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企业在2022年4月将所有的进项税全部勾选,就会出现4月份进项税大于销项税的情况,产生“增量留抵税额”。只要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14号公告所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就可以在申报期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四、六大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既有一般计税模式,也有简易计税模式,每月都缴纳增值税,能否适用留抵退税?

不一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的业务适用一般计税模式,有的业务适用简易计税模式,企业每月都缴纳增值税,并不意味着企业没有留抵税额。

对于采用简易计税模式的业务,只要公司有销售收入,就必须正常纳税,不存在进行税抵扣的问题(如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产权人出租“营改增”前取得的房屋,选择简易计税),也不存在和一般计税模式下应纳增值税额相互抵扣的问题。

对于采用一般计税模式的业务,如果销项税额都是大于进项税额,不存在留抵税额,也没有留抵退税的问题。只有在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留抵税额,才可能会涉及留抵退税的问题(无论简易计税业务是否纳税)。

五、不是小微企业,也不是六大行业的企业,是否不能适用留抵退税?

不一定。

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是小微企业,也不是六大行业的企业,只要企业满足文件的要求,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只不过计算留抵退税时,进项税构成比例、退税比例和14号公告的规定有所不同。

六、收到留抵退税是否需要确认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不需要。

如前所述,留抵的增值税本来就是用以抵扣销项税的,现在把尚未抵扣的退回,意味着以后可抵扣额减少,相应缴纳的增值税就多,并不会导致公司收入额的增加,公司也不需要就该退税款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公司申请留抵退税时,如果不能确定是否能够退回,可先不做会计处理。待实际收到留抵退税款时,再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好了,以上有关“留抵退税进项转出做哪个分录(一文了解进项税留抵转出会计分录)”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上述的内容希望可以为大家日常的增值税处理工作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注册牛账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一:真的可以做到报税不加班,不出错了!

资料二:增值税、个税、社保…网上报税申报流程(电子版分享)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有会计证,但没有实操经验该怎么办?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1

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niuacc.com/zxsscl/477401.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