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实操 > 牛账聚焦 > 非雇员旅客运输费用能否抵扣进项税?一文讲清政策要点与实操建议

非雇员旅客运输费用能否抵扣进项税?一文讲清政策要点与实操建议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0824 时间:2025-11-03

正文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除了为本单位员工报销差旅费用外,有时也会为外部人员如客户、供应商代表、临时合作方或专家顾问等支付旅客运输费用。这类支出是否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是许多财务人员和税务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自2019年《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实施以来,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抵扣政策逐步明确,但针对“非雇员”相关费用的处理仍存在理解误区。

根据现行增值税法规,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前提是该服务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且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然而,政策并未明确将“非雇员”纳入可抵扣范围,这就需要结合具体规定和实际业务背景进行判断。

首先,需明确“可抵扣进项税”的基本条件。根据39号公告第六条规定,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暂按照以下凭证计算进项税额

1. 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按公式计算进项税;

2. 铁路车票、公路和水路客票,也需注明旅客身份信息,并按相应税率计算抵扣。

但关键在于,这些凭证所对应的旅客是否属于“与本单位建立了合法用工关系的员工”。税务总局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指出,允许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限于为本单位员工因公出差所发生的支出。也就是说,只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其国内旅客运输费用才具备抵扣资格。

那么,为非雇员支付的旅客运输费用是否完全不能抵扣?答案并非绝对。虽然常规情况下不被允许,但在特定情形下仍需结合业务实质判断。例如,企业邀请外部专家来公司开展技术培训,并为其承担往返交通费用。若该培训属于企业生产经营必需环节,且费用由企业统一结算并取得合规票据,部分税务机关可能认为该支出属于“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费用”,但即便如此,目前主流观点和征管实践仍倾向于不允许抵扣进项税。

此外,从发票管理角度看,大多数客运票据(如高铁票、飞机行程单)均需实名制购票,且票面信息必须与实际出行人一致。当受票人为非本单位员工时,即使企业支付了费用,也无法将该票据用于本企业的进项税抵扣申报,因为系统无法通过“身份匹配”校验。这也是限制非雇员运输费用抵扣的重要技术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能抵扣进项税,企业为非雇员支付的旅客运输费用仍可能作为成本或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前提是该支出真实、合理,且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并取得合法有效凭证。例如,为客户承担的考察交通费,可作为业务招待费列支;为外聘讲师支付的差旅费,可计入培训费用。但需注意,业务招待费在税前扣除时存在比例限制(通常为发生额的60%且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企业应做好分类核算。

对于集团型企业或跨区域协作项目,还可能出现代付运输费用的情况。比如子公司为母公司员工出差垫付机票款。此类情形虽涉及“非本单位员工”,但由于双方存在关联关系,且员工出差确为集团整体业务服务,部分企业尝试通过内部结算协议和统一报销流程实现进项税抵扣。但此类操作风险较高,建议事先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确认,避免后续被认定为不合规抵扣。

综上所述,当前税收政策下,纳税人为非雇员支付的旅客运输费用,原则上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范围严格限定于本单位雇员因公出差所产生的国内客运支出,且必须取得符合规定的票据。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加强审核,区分员工与非员工的差旅报销流程,避免错误申报引发税务风险。

为确保税务合规,建议企业

- 建立清晰的差旅费管理制度,明确报销对象和票据要求;

- 对于非雇员交通支出,单独归集并评估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合规性;

- 在重大事项或新型业务模式下,提前咨询专业税务机构或主管税务机关意见。

随着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提升,增值税抵扣管理日趋精细化。企业唯有准确理解政策边界,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最大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财税管理的规范与高效。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一:会计小白没人带从哪里学习?(全流程资料)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三:有会计证,但没有实操经验该怎么办?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1

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niuacc.com/zxnews/651257.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