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缴费的所属期规定解析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1039 时间:2025-09-17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一项专项资金,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保金。正确理解残保金的申报缴费所属期,对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残保金的基本概念与法律依据
残保金是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设立的,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保金。残保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残保金申报缴费的所属期规定
残保金的申报缴费所属期通常按年度计算。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内,申报上一年度的残疾人就业情况,并据此计算应缴纳的残保金金额。
1. 所属期的时间范围
残保金的所属期一般为自然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用人单位需要根据这一时间段内的在职职工人数和残疾人就业情况,计算应缴纳的残保金。
2. 申报与缴费时间
- 申报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的第一季度。例如,大多数地区规定用人单位应在3月31日前,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报上一年度的残疾人就业情况。
- 缴费时间缴费时间一般紧随申报之后,通常在申报审核通过后的第二季度内完成。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用人单位需关注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的通知。
3. 特殊情况处理
- 新成立单位新成立的用人单位,一般从成立次年开始计算残保金所属期。例如,某单位2026年6月成立,则2026年需申报2026年7月至12月的残保金。
- 合并、分立或注销用人单位发生合并、分立或注销等情况时,应当按照规定结清残保金,所属期计算至变更或注销之日。
三、如何准确计算残保金所属期
准确计算残保金所属期,用人单位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 确定在职职工人数
在职职工人数按年度平均计算,包括全年在职的各类职工。季节性用工等特殊情况,需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
2. 核实残疾人就业情况
用人单位需核实残疾人职工的实际在岗时间、工资发放情况等,确保符合残疾人就业认定标准。
3. 遵循地方政策
不同地区的残保金征收政策可能存在差异,用人单位应密切关注当地残联、税务部门发布的最新规定,确保所属期计算与申报缴费符合要求。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滞纳金与罚款
未按时申报或缴纳残保金的用人单位,可能面临滞纳金或罚款。例如,逾期缴纳残保金,每日按欠缴金额的万分之五加收滞纳金。
2. 减免政策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困难企业等,可以申请减免残保金。用人单位需了解相关政策,及时提交申请材料。
3. 数据准确性
申报残保金时,用人单位应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虚报、瞒报等行为可能导致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责任。
五、结语
残保金申报缴费的所属期规定,是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通过准确理解所属期要求,用人单位可以避免因政策不熟悉而产生的风险,同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贡献力量。建议用人单位定期关注政策变化,加强与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沟通,确保残保金申报缴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