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答题技巧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367 时间:2022-04-20
不为外撼,不已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热度持续走高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有关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答题技巧问题的解答吧。
距离3月13日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越来越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笔试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首先考生在进考场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不要紧张。紧张时也可以暗示法,暗示自己已经做好作准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在答题时一定要理解清楚题意,不要偏题,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举棋不定的问题时可以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选择题:
(1)审清题意,把握题眼。
题意是题干内容的特定性规定,审清题意就要全面、准确把握题干的特定内涵;题眼是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它决定着题肢的取舍。因而,“审清题意,把握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2)审视题支,明确大意。
四个题肢一般说明四个方面的内容(也有语言表达不同而内容一致的情况),在逐个审查中,要领会每个题肢所表明的大意。
题肢选项分两类:一类是不符合题意的题肢选项;另一类是最符合题意的题肢选项。
在解题中可先题肢选项,把所有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不论其正向、逆向设问,还是题肢选项本身的错误,统统排除。
然后再比较余下的题肢,用所学的概念、原理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考虑哪个最符合题意,即该选项能否按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方向、范围和意义进行解答。
(3)干肢结合,有所取舍。
根据题干和题肢各自的内涵,把干肢一致的题肢挑出来。做单项选择题,要注意选择最能够体现题意的选项。
(4)理顺思路,注重复查。
选出答案后,还应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以确保选项正确性。
材料分析题:
给出一篇材料,在材料下部,会给具体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方式有:
方式1: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方式2: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教育观答题模板】
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还是错误
正确:XX的做法是科学合理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观,值得学习。
错误:XX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引以为戒。
第二步(分):理论+理论解析+结合材料(分条罗列,逻辑清晰,写出3-4点)教育行为的题目考查最多,考虑下边4个模板中适合题目的作为答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材料分析。
2.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材料分析。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材料分析。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材料分析。
第三步(总):总结
正确:总之,作为教师要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错误:总之,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我们要严格践行素质教育。
给出一篇材料,在材料下部,会给具体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方式有: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 XX 老师的教学行为。
简答题:
(一)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抓取题干关键词(问“为什么”“是什么”还是问“怎么做”);
2、提取相关知识,提取核心理论词(万一不记得,不要慌张。可以围绕题干关键词梳理自己的思路,尝试写出和题干相关的关键词);
3、串联核心词汇,组织答案得分点(围绕核心理论词展开表述成语句通顺、逻辑清晰的内容);
4、分点罗列作答,字迹清晰有逻辑(忌整段式答案,一定分条列点作答,书写要注意清晰整洁)。
(二)编歌诀
关于记忆口诀各位考生不必局限于辅导书或者上课学习老师所提供的内容,可以借助自己熟悉的环境、记忆习惯进行总结,既可以加深对于考点的记忆,也可以使自己的备考增加很多乐趣,不至于无聊枯燥。
例: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记忆口诀:创情景,控水平,妥奖惩,正归因。
(三)联系生活实际
有些简答题和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这类题目就可以以实际经验为提示点进行记忆。
例: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联系实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四)分阶段
对于表述有明显阶段划分的简答题,可按照阶段进行。这类题目在教学/德育方法、原则的使用要求中比较常见:
例:简述使用讨论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第二,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
第三,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对疑难和争论的问题,教师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这类题目就是按照前—中—后的顺序来进行记忆的。
最后小编祝大家取得好成绩,教资成功上岸哦。
关于小伙伴们提问的问题老师已经解答完毕,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希望所有学员在牛账网学有所成,关注牛账网即可了解更多有关教资考试内容。
牛账网2022年教师资格证新课上线,全新升级的新课从多年成功辅导的经验中,以学员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教资考试命题规律、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员开设2022年幼儿园全程班、小学全程班、初中全程班、高中全程班及面试等课程等,为不同学员量身打造,带你高效备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