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货物发生折让后购买方的正确账务处理方法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1096 时间:2025-07-18


一、销售折让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销售折让是指因商品质量、规格、交货时间等原因,销售方同意在商品原售价基础上给予购买方一定比例的减让。这种商业行为在购销业务中十分常见,正确处理相关账务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合规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折让发生时间和原因的不同,销售折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价格折让由于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或批量采购等原因,销售方给予的价格优惠;
2. 质量折让因商品存在质量瑕疵或规格不符等问题,销售方同意的价格减让。
二、购买方账务处理的基本原则
当发生销售折让时,购买方必须遵循以下会计处理原则
1. 真实性原则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和合法的折让依据;
2. 及时性原则应在折让确认当期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3. 配比原则折让金额应与相关采购成本或库存商品价值相配比;
4. 税务合规原则必须符合增值税等相关税收法规的要求。
三、不同情形下的具体账务处理
1. 折让发生在发票开具前
如果购销双方在销售方开具发票前已协商确定折让金额,销售方会直接按折让后的净额开具发票。这种情况下,购买方的账务处理相对简单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折让后净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 折让发生在发票开具后
这是较为复杂的情形,又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1) 购买方尚未认证发票
如果增值税专用发票尚未认证,可将原发票退回销售方作废,由销售方重新开具折让后的发票。
账务处理
- 冲销原分录
借应付账款(红字)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
- 按新发票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折让后净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 购买方已认证发票
此时需要由销售方开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然后开具红字发票冲销原交易,再按折让后金额开具蓝字发票。
账务处理分三步
- 收到红字发票时
借应付账款(红字)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收到蓝字发票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折让后净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 实际支付时(如折让导致应付减少)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3. 跨期折让的处理
如果折让发生在采购业务的下一个会计期间,且相关存货已部分或全部消耗或出售,折让金额应当调整当期损益而非存货成本。
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已出售部分)
库存商品(存货未出售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四、税务处理关键点
1. 增值税处理必须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冲减进项税额;
2. 发票时限购买方应在发票认证期限内(目前为360天)办理折让手续;
3. 所得税处理折让金额应相应调减存货成本或当期损益,确保企业所得税申报准确;
4. 凭证要求应保存折让协议、红字发票信息表等完整证据链。
五、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折让与退货的区别折让是价格调整,退货是交易取消,二者账务处理不同;
2. 现金折扣处理现金折扣是付款条件优惠,不应冲减存货成本,而应作为财务费用;
3. 小额折让处理对小额零星的折让,可简化处理直接冲减当期损益;
4. 系统设置建议在财务系统中设置专门的折让核算科目,便于跟踪统计;
5. 内部审批应建立完善的折让审批流程,防止舞弊行为。
六、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A公司向B公司采购货物,价税合计11.3万元(货款10万元,增值税1.3万元)。收货后发现部分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经协商B公司同意给予10%的销售折让。此时A公司已认证发票但未付款。
账务处理步骤
1. B公司开具红字发票信息表,A公司确认后,B公司开具红字发票1.13万元(货款1万元,增值税0.13万元)
A公司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11,300(红字)
贷库存商品 10,000(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00
2. B公司重新开具蓝字发票10.17万元(货款9万元,增值税1.17万元)
A公司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700
贷应付账款 101,700
3. 实际支付时(原应付11.3万,折让后应付10.17万)
借应付账款 101,700
贷银行存款 101,700
结语
正确处理销售折让账务不仅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务合规。购买方财务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规,掌握不同情形下的账务处理方法,建立规范的折让处理流程。在实际工作中,还应与销售方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折让业务的单据完整、手续齐全,为企业把好财务关。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