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分析两家公司提供的石渣在税金和抵扣方面的影响。
### 1. 了解税率和税金
- 供应商A:
- 票面税率:3%
- 收税金:5%
- 供应商B:
- 票面税率:13%
- 收税金:9%
### 2. 计算实际支付金额
假设采购金额(不含税)为 \( P \)。
#### 供应商A:
- 含税价格 = \( P \times (1 + 0.05) = P \times 1.05 \)
#### 供应商B:
- 含税价格 = \( P \times (1 + 0.09) = P \times 1.09 \)
### 3. 进项税额的计算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可以抵扣的是进项税额。
#### 供应商A:
- 进项税额 = \( P \times 0.03 \)
#### 供应商B:
- 进项税额 = \( P \times 0.13 \)
### 4. 比较净成本
净成本是扣除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支出。
#### 供应商A:
- 实际支付金额 = \( P \times 1.05 \)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times 0.03 \)
- 净成本 = 实际支付金额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times 1.05 - P \times 0.03 \)
= \( P \times (1.05 - 0.03) \)
= \( P \times 1.02 \)
#### 供应商B:
- 实际支付金额 = \( P \times 1.09 \)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times 0.13 \)
- 净成本 = 实际支付金额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times 1.09 - P \times 0.13 \)
= \( P \times (1.09 - 0.13) \)
= \( P \times 0.96 \)
### 5. 结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
- 供应商A的净成本为 \( P \times 1.02 \)
- 供应商B的净成本为 \( P \times 0.96 \)
显然,使用供应商B(票面税率为13%,收税金9%)的净成本更低,因为 \( P \times 0.96 < P \times 1.02 \)。
因此,从节税的角度来看,选择票面税率为13%的供应商B更为有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分析两家公司提供的石渣在税金和抵扣方面的影响。
1. 了解税率和税金
- 供应商A:
- 票面税率:3%
- 收税金:5%
- 供应商B:
- 票面税率:13%
- 收税金:9%
2. 计算实际支付金额
假设采购金额(不含税)为 \( P \)。
# 供应商A:
- 含税价格 = \( P × (1 + 0.05) = P × 1.05 \)
# 供应商B:
- 含税价格 = \( P × (1 + 0.09) = P × 1.09 \)
3. 进项税额的计算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可以抵扣的是进项税额。
# 供应商A:
- 进项税额 = \( P × 0.03 \)
# 供应商B:
- 进项税额 = \( P × 0.13 \)
4. 比较净成本
净成本是扣除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支出。
# 供应商A:
- 实际支付金额 = \( P × 1.05 \)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 0.03 \)
- 净成本 = 实际支付金额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 1.05 - P × 0.03 \)
= \( P × (1.05 - 0.03) \)
= \( P × 1.02 \)
# 供应商B:
- 实际支付金额 = \( P × 1.09 \)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 0.13 \)
- 净成本 = 实际支付金额 -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P × 1.09 - P × 0.13 \)
= \( P × (1.09 - 0.13) \)
= \( P × 0.96 \)
5. 结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
- 供应商A的净成本为 \( P × 1.02 \)
- 供应商B的净成本为 \( P × 0.96 \)
显然,使用供应商B(票面税率为13%,收税金9%)的净成本更低,因为 \( P × 0.96 < P × 1.02 \)。
因此,从节税的角度来看,选择票面税率为13%的供应商B更为有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