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这两道题,需结合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规则,区分“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和“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两种情形:
第一题(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股权)
规则: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如“买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 + 直接相关税费(手续费、佣金等)。
分析:
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股权(非企业合并),且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适用权益法)。此时,实际支付的价款(16 000万元)和直接相关的税费(400万元手续费),都要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计算:
初始投资成本 = 16 000 + 400 = 16 400万元,对应选项B。
第二题(A公司增发普通股取得B公司股权)
规则: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如普通股)**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支付给券商的佣金、手续费等,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分析:
A公司通过“增发普通股”取得B公司20%股权(非企业合并,适用权益法)。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由“增发股份的公允价值”决定(10 400万元);而支付给券商的400万元佣金和手续费,属于“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需从“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中扣除(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会计分录(辅助理解):
-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按股份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 400
贷:股本 6 000(面值1元×6 000万股)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400(公允价值与面值的差额)
- 支付券商佣金(冲减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最终,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0 400万元,对应选项B。
总结差异原因
- 第一题是“买股票”(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直接相关税费计入投资成本;
- 第二题是“发股票”(发行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冲减资本公积(不计入投资成本),投资成本由“股份的公允价值”决定。
(核心区别:取得股权的方式不同,导致“相关税费/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同。)
要解决这两道题,需结合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规则,区分“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和“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两种情形:
第一题(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股权)
规则: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如“买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 + 直接相关税费(手续费、佣金等)。
分析:
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股权(非企业合并),且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适用权益法)。此时,实际支付的价款(16 000万元)和直接相关的税费(400万元手续费),都要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计算:
初始投资成本 = 16 000 + 400 = 16 400万元,对应选项B。
第二题(A公司增发普通股取得B公司股权)
规则: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如普通股)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支付给券商的佣金、手续费等,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分析:
A公司通过“增发普通股”取得B公司20%股权(非企业合并,适用权益法)。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由“增发股份的公允价值”决定(10 400万元);而支付给券商的400万元佣金和手续费,属于“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需从“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中扣除(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会计分录(辅助理解):
-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按股份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 400
贷:股本 6 000(面值1元×6 000万股)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400(公允价值与面值的差额)
- 支付券商佣金(冲减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最终,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0 400万元,对应选项B。
总结差异原因
- 第一题是“买股票”(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直接相关税费计入投资成本;
- 第二题是“发股票”(发行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冲减资本公积(不计入投资成本),投资成本由“股份的公允价值”决定。
(核心区别:取得股权的方式不同,导致“相关税费/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