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账联分类

账联分类

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 请问为什么是一个税...

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 请问为什么是一个税后口径利润+税前口径摊销呢?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6月30日
回答 1
营业现金毛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在公式 “营业现金毛流量 = 税后经营净利润 + 折旧摊销” 中,看似是税后口径利润与税前口径摊销相加,实际上从原理和现金流量角度来看,这种计算方式是合理的,以下是具体解释: 税后经营净利润的形成过程 税后经营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在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计算公式为:税后经营净利润 = 经营收入 - 经营成本 - 期间费用 - 所得税 。在计算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时,折旧摊销作为一项成本费用被扣除了。比如,企业购买一台价值 100 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每年折旧额为 10 万元。在计算当年利润时,这 10 万元的折旧会作为成本从收入中扣除。 折旧摊销的本质 折旧和摊销是对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损耗的一种会计估计,用于在资产的使用期限内将其成本合理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但从现金流量角度来看,在购置长期资产时,企业已经一次性支付了现金,后续每期计提折旧或摊销时,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 。例如前面提到的设备,购买时企业支付了 100 万元现金,之后每年计提 10 万元折旧,这 10 万元只是会计上对资产价值的调整,并没有新的现金支出。 公式的逻辑原理 在计算营业现金毛流量时,我们关注的是经营活动实际收到和支出的现金。税后经营净利润在计算过程中,因为扣除了折旧摊销,使得利润减少,但这部分并没有实际现金流出。所以,为了将会计上的净利润调整为实际的现金流量,就需要把之前扣除的折旧摊销再加回来,以反映经营活动实际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简单来说,“税后经营净利润 + 折旧摊销” 这种计算方式,是将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调整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现金流量,把非现金支出的折旧摊销加回去,从而更准确地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流量。
更多
0
讨论1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获取验证码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