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需明确: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不包含在长投成本中,具体处理如下:
一、长投初始投资成本的构成
1. 核心原则:
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发行价格×股数),但不包含交易费用、手续费等间接费用。
2. 本题计算:
-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 20万股 × 6元/股 = 120万元。
- 发行手续费3万元需从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中扣除,不计入长投成本。
二、长投成本与“权益法调整”的区别
1. 初始投资成本 = 120万元(即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
2. 后续比较与调整:
- 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25% = 600万元 × 25% = 150万元。
- 由于初始投资成本(12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0万元),需按差额30万元调增长投成本,并计入营业外收入。
- 最终长投的账面价值 = 120万元 + 30万元 = 150万元。
三、手续费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0万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万元
贷:股本 20万元(面值)
银行存款 3万元(手续费)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万元(发行溢价:120万元 - 20万元)
总结
- 长投初始投资成本:仅包含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20万元),不包含手续费3万元。
- 最终入账价值:需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按“孰高”原则调整后确定(本题为150万元)。
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需明确: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不包含在长投成本中,具体处理如下:
一、长投初始投资成本的构成
1. 核心原则:
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发行价格×股数),但不包含交易费用、手续费等间接费用。
2. 本题计算:
-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 20万股 × 6元/股 = 120万元。
- 发行手续费3万元需从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中扣除,不计入长投成本。
二、长投成本与“权益法调整”的区别
1. 初始投资成本 = 120万元(即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
2. 后续比较与调整:
- 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25% = 600万元 × 25% = 150万元。
- 由于初始投资成本(12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0万元),需按差额30万元调增长投成本,并计入营业外收入。
- 最终长投的账面价值 = 120万元 + 30万元 = 150万元。
三、手续费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0万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万元
贷:股本 20万元(面值)
银行存款 3万元(手续费)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万元(发行溢价:120万元 - 20万元)
总结
- 长投初始投资成本:仅包含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20万元),不包含手续费3万元。
- 最终入账价值:需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按“孰高”原则调整后确定(本题为150万元)。
更多
莎莎老师
回复
菠萝
06月12日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涉及到建筑企业企业所得税申报的特殊性。作为老会计,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
一、建筑企业的特殊性
建筑企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的成本核算和收入确认有特殊性,主要是因为建筑项目的工期长和收入确认方式(通常按完工百分比法或结算单确认收入)。因此,建筑企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不能直接用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而是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和管理费用等科目来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二、为什么不能直接看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
1. 收入与成本不匹配:
建筑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确认可能存在时间差。例如,工程进度可能已经发生了大量成本,但收入尚未完全确认(如按完工百分比法),或者已经确认了收入但成本尚未完全发生。因此,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当期的实际成本。
2. 工程施工科目的特殊性:
建筑企业通常会设置“工程施工”科目,用于归集工程成本(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在会计处理上,工程施工的余额需要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最终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因此,仅看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可能会忽略工程施工中尚未结转的成本。
3. 管理费用的处理:
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虽然不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三、建筑企业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正确方法
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数据:
# 1.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表
- 查看“工程施工”科目的余额,包括:
-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
-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如有)
- 根据工程结算情况,计算当期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
# 2. 工程结算科目
- 查看“工程结算”科目,确认当期已结算的工程收入和成本。
# 3. 管理费用
- 查看“管理费用”科目,确认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如工资、社保、办公费等)。
# 4. 其他费用
- 如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也需要纳入计算。
---
四、举例说明
假设某建筑企业当年数据如下: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600万元
-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
-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800万元
- 工程结算:700万元
- 管理费用:100万元
# 1. 计算当期实际工程成本
```
当期实际工程成本 =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 工程结算
= 800万元 - 700万元
= 100万元
```
#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主营业务收入 - 当期实际工程成本 - 管理费用
= 1000万元 - 100万元 - 100万元
= 800万元
```
# 3. 计算企业所得税
假设税率为25%:
```
企业所得税 = 800万元 × 25% = 200万元
```
---
五、总结
1. 不能只看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因为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涉及工程施工科目,可能存在未结转的成本。
2. 需要关注工程施工和管理费用:根据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和管理费用,准确计算当期实际成本和费用。
3. 申报时的关键点:确保工程施工、工程结算和管理费用的数据准确无误,避免因成本确认不准确而导致税务风险。
希望这个解释能让你明白!如果还有疑问,随时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