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和公允价值计量转非同控下的成本法,在将原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时,都视同先卖后买 。即都要将原持有的金融资产按转换日公允价值转出,原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原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债务工具)等也需相应转出至投资收益等科目 。
不同点
- 初始计量
-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转换日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加上为取得新增投资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且会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二级科目 。取得投资时,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若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份额,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计量转非同控成本法:初始投资成本同样是转换日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 ,借方是“长期股权投资” ,一般没有“投资收益”二级科目。后续不需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和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直接按成本法后续计量。
- 后续计量
-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后续采用权益法核算,需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发生净亏损、分配现金股利、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其他权益变动等情况,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
- 公允价值计量转非同控成本法:后续采用成本法核算,除了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和公允价值计量转非同控下的成本法,在将原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时,都视同先卖后买 。即都要将原持有的金融资产按转换日公允价值转出,原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原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债务工具)等也需相应转出至投资收益等科目 。
不同点
- 初始计量
-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转换日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加上为取得新增投资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且会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二级科目 。取得投资时,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若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份额,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计量转非同控成本法:初始投资成本同样是转换日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 ,借方是“长期股权投资” ,一般没有“投资收益”二级科目。后续不需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和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直接按成本法后续计量。
- 后续计量
-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后续采用权益法核算,需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发生净亏损、分配现金股利、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其他权益变动等情况,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
- 公允价值计量转非同控成本法:后续采用成本法核算,除了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