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复
希文老师
10月22日
明白了,这是7月工资的预提和支付两个凭证,我们来逐条分析:
---
✅ 第一张凭证:2025年7月31日 —— 预提7月工资
| 摘要 |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
| 1 | 管理费用-工资(透析科) | 1,398,026.00 | |
| 2 | 管理费用-工资(行政部) | 1,118,450.00 | |
| 3 |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 | 84,784.00 |
| 4 |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 | 84,784.00 |
| 5 |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 2,516,476.00 |
| 6 |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47,966.00 | |
| 7 |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 | 47,966.00 |
📌 问题点:
- 第3行“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贷方84,784元:单位承担的社保,正确。
- 第4行“其他应付款-社保”贷方84,784元:❌ 错误!
这是个人承担部分,但不应直接记入“其他应付款”,而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代扣,后续支付时再转出。
✅ 正确做法:
- 个人社保部分应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中体现,不单独设“其他应付款”。
- 正确分录:
```
借:管理费用 - 工资
(按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 - 社保(单位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 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 - 个人所得税
```
---
✅ 第二张凭证:2025年8月31日 —— 支付7月工资
| 摘要 |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
| 1 | 库存现金 | 2,368,220.00 | |
| 2 | 银行存款 | 2,368,220.00 | |
| 3 |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634,724.00 | |
| 4 | 银行存款 | | 634,724.00 |
| 5 |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2,453,003.60 | |
| 6 |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 | 84,784.00 |
| 7 | 库存现金 | | 2,368,219.60 |
| 8 | 库存现金 | 47,966.00 | |
| 9 |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 47,966.00 |
| 10 | 应交税费-个税 | 47,966.00 | |
| 11 | 银行存款 | | 47,966.00 |
📌 问题点:
- 第5行借方“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453,003.60,无对应贷方,且金额巨大,可能为系统误填或未完整录入。
- 第7行贷方“库存现金”2,368,219.60,与第1行借方2,368,220.00差0.4元,金额不平。
- 第8、9、10、11行:个税缴纳逻辑混乱。
- 个税应由公司代扣代缴,应为: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贷:应交税费 - 个人所得税
```
- 实际支付时:
```
借:应交税费 - 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
---
✅ 总结建议:
# ❌ 错误点:
1. 个人社保不应记入“其他应付款”,应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 个税处理混乱,未区分代扣代缴与实际缴纳。
3. 金额不平衡:如库存现金借贷差0.4元,可能是系统四舍五入问题,需调整。
4. 第5行金额过大,疑似输入错误。
---
✅ 正确分录模板(简化版):
# 一、7月31日 预提工资:
```
借:管理费用 - 工资(各科室) 2,516,476.00
管理费用 - 社保(单位部分) 84,784.00
应交税费 - 个人所得税 47,96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2,516,476.00
应付职工薪酬 - 社保(个人部分) 84,784.00
应付职工薪酬 - 社保(单位部分) 84,784.00
应交税费 - 个人所得税 47,966.00
```
# 二、8月31日 支付工资: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2,516,476.00
应付职工薪酬 - 社保(个人部分) 84,784.00
应付职工薪酬 - 社保(单位部分) 84,784.00
应交税费 - 个人所得税 47,966.00
贷:银行存款 2,734,010.00
库存现金 2,368,220.00
```
> 注:实际支付金额以银行和现金合计为准。
---
📌 建议操作:
1. 删除原凭证,重新录入。
2. 使用“应付职工薪酬”统一核算工资、社保、个税。
3. 个税先计提,后上缴,不要混在“应付职工薪酬”中冲销。
需要我帮你重做一张标准凭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