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老师
回复
希文老师
08月21日
分公司不能单独适用优惠税率。若想降低税负,可让总公司汇总申报时整体享受小微企业优惠(资产、收入等指标合并计算符合条件即可)。建议与总公司财务协同规划,确保汇总后达标小型微利企业标准。
木森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10日
多扣的370元应放在应发工资前扣除。具体步骤如下:
1. 基本工资:员工的基础薪酬(如8000.00元)。
2. 质量扣款、扣其他:从基本工资中扣除(如370.52元)。
3. 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减去上述扣款(如7629.48元)。
4. 扣社保、扣个税等:从应发工资中进一步扣除(如457.14元)。
5. 实发工资:最终实际到账金额(如7172.34元)。
因此,多扣的370元应在计算应发工资前扣除。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如果这是第一次开票且没有累计收入,按单张发票金额 114,699.96 元(不含税)计算,企业所得税预缴应为:
\[ 114,699.96 \times 0.2\% = 229.40 \text{元} \]
实际缴纳 2,294.00 元,可能是以下原因:
1. 合同总额预缴:按合同总额的一定比例预缴,而非单次开票金额。
2. 预估收入:税务机关要求按预估总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缴。
3. 地方政策:某些地区有特殊预缴政策,需具体咨询当地税务机关。
建议:
- 核实合同总额:确认是否按合同总额预缴。
- 咨询税务机关:了解具体预缴规则和计算方法,确保合规。
- 查看申报表:仔细检查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理解具体计算逻辑。
这样可以确保预缴金额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如果不存在累计收入的情况,且单张发票金额为 114,699.96 元(不含税),按 0.2% 预缴企业所得税应为 229.40 元,与实际缴纳的 2,294.00 元不符。
可能的原因包括:
1. 预缴基数不同:可能是基于合同总额或其他收入确认方式。
2. 特殊政策:某些地区或项目有特殊预缴政策。
3. 累计预缴调整:即使你说没有累计,也可能是前期调整或补缴。
建议:
- 检查合同总额:确认是否按合同总额预缴。
- 咨询税务机关:了解具体预缴规则和计算方法。
- 核对申报表:查看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理解具体计算逻辑。
这样可以确保预缴金额的准确性。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根据发票信息,实际经营收入(不含税金额)为 114,699.96 元,税额为 103,229.96 元,价税合计为 125,0229.52 元。
若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 0.2% 计算企业所得税预缴金额:
\[ \text{预缴企业所得税} = 114,699.96 \times 0.2\% = 229.40 \text{元} \]
而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2,294.00 元,这表明可能是基于累计收入或其他特定规则计算的,而非单张发票金额。
建议:
- 核实累计收入:检查该期间内的所有开票收入,确认累计实际经营收入。
- 咨询税务机关:确认具体预缴规则,确保符合当地税务要求。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企业所得税实际缴纳金额为 2,294.00 元。若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 0.2% 计算,假设实际经营收入为 \( X \) 元,则应缴企业所得税为 \( X \times 0.2\% \)。
如果计算结果与实际缴纳金额不一致,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实际经营收入:确认实际经营收入是否为 1,147,000 元(因为 \( 1,147,000 \times 0.2\% = 2,294 \) 元)。
2. 预缴方式:某些地区或特定情况下,预缴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需核对当地税务机关的具体要求。
3. 累计预缴:可能是累计预缴金额,而非单月计算。
建议:
- 核实收入:确认该期间的实际经营收入。
- 咨询税务机关:如有疑问,直接咨询当地税务机关确认具体预缴规则。
这样可以确保申报的准确性。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这是两张税务凭证,分别记录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
1. 增值税:
- 税款所属时期:2025-06-01 至 2025-06-30
- 实缴金额:22,939.99 元
2. 企业所得税:
- 税款所属时期:2025-06-01 至 2025-06-30
- 实缴金额:2,294.00 元
两张凭证均在2025年6月26日入库。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建筑企业异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是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计算,并非基于增值税金额的10%。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分并申报缴纳。
木森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10日
工资表通常包括以下构成:
1. 基本工资:员工的基本薪酬。
2. 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加上各类补贴、奖金等。
3. 扣款项:包括社保个人部分、公积金个人部分、个税、其他扣款(如缺勤扣款)。
4.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减去所有扣款项后的实际到账金额。
具体到这张工资表,构成如下:
- 基本工资:员工的基础薪酬。
- 质量扣款、扣其他:各类扣款项目。
- 应发工资:扣除上述扣款后的金额。
- 扣社保、扣个税、扣预支:进一步的法定和个人扣款。
- 实发工资:最终员工实际领取的工资。
木森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10日
不可以。根据现行规定,社保个人部分必须在税前扣除,即从应发工资中扣除,然后计算个税。因此,不能改为应发工资后扣除。
木森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10日
是的,社保个人部分在税后扣除会减少计税基数,若改为税前代扣则个税会增加。但按法规必须在税后扣,因此不会额外增加个税负担。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单凭这条微信聊天记录,不足以充分证明油费由公司承担。建议补充以下证据:
1. 加油记录:提供实际加油的发票或收据。
2. 报销凭证:公司内部的油费报销单或审批记录。
3. 公司制度:公司关于车辆加油费用的相关规定或文件。
这些补充材料可以更有力地证明油费由公司承担。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可以补充如下:
---
情况说明
九江市濂溪区税务局新港税务分局:
公司名称:九江XX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税号:9XXXXXXXXXXXXX27,本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16日。本公司主营货物道路运输,因公司名下无车辆,属于无车承运模式,所有运输业务均委托第三方车队负责。
针对风险疑点原因补充说明:
1. 2024年3月份运输业务终止后,紧接着公司承接了尿素销售业务,导致成品油消耗量偏低。
2. 公司于2024年转为销售业务时,未及时到税务大厅变更所属行业,原所属行业仍为“普通货物道路运输”。
3. 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运输业务,支付运费及服务费,由第三方平台安排实际运输并开具正规发票,确保业务真实性和税务合规。
特此说明!
九江XX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025年7月29日
---
这样补充更全面且合理。
杨阳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确实,直接说“税点”可能引起误解。建议改为:公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支付运费及相应服务费,第三方平台负责安排实际运输并开具正规发票,确保业务真实性和税务合规。这样表述更清晰合理。
木森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10日
是的,个人承担的社保费(含多扣的370元)均属于应发工资后的代扣款项,需从实发金额中逐项扣除。
竹子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30日
不客气!有其他财税问题随时问,祝你生意兴隆、合规经营~